绵薯7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品种类别: 甘薯

品种名称: 绵薯7号

审定编号: 川审薯26号

品种来源: 由绵阳市农科所用徐著18作母本.8410—788作父本,经杂交、多年选育而成、原系号92—1229。

特征特性: 顶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带浅单缺;叶脉紫,茎色绿带紫.株型匍匐,基部分枝9—14个.蔓长中等.茎粗中等。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浅黄;薯块烘干率28.4%,出粉率14.2%;单块萌芽数15—20个.长势中等;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3—5个.大中薯率89%以上;抗黑斑病.耐贮藏。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两年省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168.4公斤.较对照南薯88增产12.6%,藤叶亩产1799.8公斤,增产8.1%,薯干609.0公斤,增产11.2%;淀粉亩产283.0公斤,增产1.9%。2000年5点大区生产试验,鲜薯平均亩产2360.9公斤.增产9.3%;藤叶亩产1585.2公斤,增产11.2%;薯干亩产657.5公斤,增产5.7%;淀粉亩产326.0公斤.减产0.9%。

栽培要点: 1.地温15℃以上育苗,稀排种薯,以培育壮苗。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栽插;2.亩植密度4000株为宜,瘠薄地和高台位可加大密度;3.施肥管理水平同一般大田生产,忌偏施氮肥。

种植区域: 四川省所有薯区。[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