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韩城文庙韩城文庙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据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后来虽经历代重修,但庙内主要建筑之结构形状,都基本未变。为陕西省现存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文庙门外不远处有东西两座牌坊,一名“贤关”,一名“圣城”。牌坊上分别有“德冠古今”和“德配天地”。由此两门进入文庙,南立盘龙照壁,为琉璃五龙壁,长十七米,高四点二米,雕刻精美,形体生动,龙有出水腾空之势。此系明万历年间修建。五龙壁的两旁,有砖刻的鲤鱼戏浪,合起来看有“龙鱼河图”之意,五龙壁的东面是“棂星门”,门两旁有龙凤相配。

文庙建筑群共分四个院落。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古柏参天。据载这些柏树均系元、清期栽植。院中有泮池,正中有双孔石桥,池子四周围以石栏。院内有对称的东西屋,东侧为“更衣亭”,西侧为“致斋亭”,并有记

载明清两代重修概况的碑亭六座。

院北三间为“戟门”。由戟门至大成殿为第二院落。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它位于中轴线上,整个殿基为石砌高台,台基上为月台,周围绕以石栏,雕蟠螭纹。踏石阶向上进入殿内。大成殿面阔三间,暗为五间,进深四间,筒瓦歇山顶,大殿两侧为东西廊庑,各为十三间。向北东西有过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明伦 堂建于明洪武四年,本三代庠序以明人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堂为五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上边正中悬挂有“师道尊严”四字大匾额。这里昔日教论、训导均对诸生讲经督课于此,教育英才之所。

通过明伦堂,往北拾级而上的高台上为“尊经阁”,组成第四院落。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登阁四望,县城景物尽入眼帘。台高3.5米,周围花墙,为重檐歇山顶。东西两侧配以厢房。

韩城文庙总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庭院宽阔,格局规范,结构严谨,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有风姿,被誉为镶嵌在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57年5月31日被韩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建筑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有关部门拨款整修。现韩城市博物馆附设于此,利用这组古建筑物搞文物陈列,石刻展览,书画展览,以及各种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是人们游览的必到之处。

岳阳文庙从岳阳楼沿洞庭路南行约1000米,来到郭亮街进入岳阳市二中校园,便到了古老的文庙。

文庙即古时郡学,原来规模巨大,建筑宏伟。今仅存大成至圣殿及两庑廊舍。在封建社会里,孔子被统治者和儒家们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殿是祭孔场所,周围房舍是方便来人的住所。

据清朝光绪《巴陵县志》记载,文庙正中为大殿,殿旁为东西两庑房,殿后为崇圣祀,祀东为明伦堂,殿前为大成门,门左为名宦祀,右为乡贤祀,外为棂星门,门外为泮池,池旁有井,专供祭祀孔子时沐浴盥洗之用。泮池呈半月形,上面架有石桥,名状元桥。行人至此,武宫下马,文官下轿。殿外围以红墙,左右门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文庙为宋朝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滕子京所建。那时候称岳州学宫,为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壮举之一。后来经历了数十次重建与修葺,最后一次修葺是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文庙坐北朝南略偏西,砖木混合结构,面阔5间,进身三间,宽28米,长20米,高 16米,占地548.5平方米。整个建筑工艺精巧,宏伟壮观。殿内有18根金柱,外有23根石柱,殿上檐是"一斗三升"斗拱,下檐出抱头梁,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翘首饰凤,覆盖黄色琉璃瓦,脊上为精巧的二龙戏珠陶制装饰。现存的木柱、木墩、石柱座为宋代构件;梢间部分明代有所改动;天花板上穿逗式梁架及前廊部分,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建,1990年岳阳市人民政府又拨款大修,1983年被辟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文庙顺德府(邢台)文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宋、元时统称孔庙,明、清称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位居于全庙的中心。殿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造在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砌台基之上。通体七楹,面阔二十一米;前后三跨,进土十五米。单脊歇山顶,飞檐四起,檐下斗拱三跳六铺,脊上二鸱吻东西对列,整个大殿造型,庄严肃穆。

顺德府(邢台)文庙大成殿

顺德府文庙的始建时间,据《顺德府志》载:“建自唐,寻废”。邢台在唐初已为上州,按朝廷规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文庙。此庙在唐末荒废后,宋代多次维修。到了元朝建国之初,忽必烈提倡尊孔,“诏修天下孔庙”。于是,顺德府文庙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得到重修。明朝天顺四年(公元1460)和成化六年(公元1470),又曾先后两次,由知府亲自主持扩修文庙大成殿。正德元年(公元1506),又修建了文庙灵星门,并加筑甃泮池石桥。到了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进士出身的嵩县人王守诚做顺德府知府,到任不久即倡议“拓地扩修文庙”,加筑了四周的围墙,遂使邢台文庙的规模渐臻完备。入清以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又于文庙灵星门左右增建门楼,气势更加宏朴。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在封建时代,也是知识分子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各府、县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

顺德府文庙中其他建筑均已被毁,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被河北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合文庙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的南京六合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占地8000平方米,规模居全国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门、泮池等一应俱全,是南京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雕梁画栋,气象庄严。当年南京夫子庙重修时,即来此取样。毗邻的万寿宫现已整修完毕,为棠城新景。

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中文庙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是江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目前分布在全国已知的22座孔庙、文庙和夫子庙中,除山东曲阜孔庙(前478年)江西萍乡文庙(618-626)两处外,其余孔庙的始建均后于六合文庙,且规模列第五位。现有照壁、泮池、品字井、棂星门、大成殿、戟门、奎星亭和万寿宫等。文庙现为区实验小学校址,六合区政府已作出决定,将小学迁出文庙,待全面维修后,供人们瞻仰参观。

德阳文庙四川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2001年6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在城东,后因年久失修塌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重建于城南东隅及德阳城区南街现有位置。经成化、弘治、万历年间的多次修葺,已有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三楹)、崇圣祠(三楹)、东西庑(各三楹)、节孝祠、孝子祠、乡贤祠、名宦祠、名伦堂等建筑,明未又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重建,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又进行过多次修建和修葺。清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五年(1848年~185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的基本格局。德阳文庙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文庙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两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东西庑、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庙前为文庙广场,庙北有后花园。德阳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坐落在文庙中院,整个建筑雄伟、庄严、华丽,是文庙庭院中建筑最高、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它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33.97米,进深四间14.78米,通高21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系黄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祭器、礼器、乐器陈列,有烛台、爵、镫、笾、簋、豆、硎等祭器、礼器,牛、羊、豕三牲俎,以及祭孔时演奏中和韶乐的编钟、搏钟、编磬、特磬、琴、瑟、箫、笛、埙、鼓、祝(起乐之器)、敌(终乐之器)等乐器及指挥乐舞场面的麾、节等。殿前有宽阔的拜台,可观赏场面盛大、古朴典雅的仿古祭孔乐舞。清代以来,大型祭孔活动,每年两次,时间为每年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1990年以来,德阳文庙按照清代格局和礼制恢复了祭孔乐舞表演。德阳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了德阳文庙后指出:“德阳文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德阳文庙规模大,保存完整,特点非常突出,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德阳文庙的建筑在全国文庙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个礼乐亭位于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中轴线两侧,排列在一条线上,内侧两座为双檐六角亭,外侧两座为双檐四方六角亭,造型各异,别具一格,在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1949年冬月,贺龙元帅在德阳文庙参加德阳解放仪式后,指着礼乐亭说:“这样的礼乐亭在全国文庙中实属少见,要好好地保护”。万仞宫墙(照壁)长30米,高11.64米,比北京孔庙照壁高大,属国内地县文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南方文庙石刻棂星门中的精品。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米,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米,为其他孔庙所少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文庙后花园保存完好,这在文庙中极为罕见。

代县文庙位于代县城内,创建于唐代,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重修。1983年至1986国家又拨款进行维修。

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后院为崇圣祠。中院正北为大成殿,前有露台、雕栏为护,东西配殿各十一间。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楼棂星门。门前有“万仞”坊,两侧有“仰圣”、“育贤”二坊,东西对峙,中凿“星聚池”,广约数亩。

景点概况

位置:位于代县城内。

气候:地处中纬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无霜期在110-178天之间。年日照时数一般介于2670-2945小时。风向以西北风为多。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景观: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清代设有学正、训导二署,形成一组庞大的儒学建筑群,宏敞伟峻。主要建筑为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

交通信息

铁路:忻州交通十分便利。京原、北同蒲铁路干线纵贯全境。

公路: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地处大运线(108线山西段)中轴,具有承南接北,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南距省城仅75公里,驱车直下,不到半小时即可抵达,是省城的郊区卫星城市。特别是随着忻州到五台山,五台山到河北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忻州到河曲、内蒙高速公路的延伸,忻州将成为连通西部能源区和东部出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将拉近忻州与首都的距离,京津唐冀在2—4小时可以抵达忻州。

定州文庙唐王李世民,于贞观四年诏曰:“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唐大中二年(848年)由定州帅卢简永,废佛寺创修文庙。

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韩魏公大修文庙,并创造明伦堂于文庙后。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裴州牧以学居庙后非制,改建明伦堂于庙之西北隅。即今文庙的西院。

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州牧王增录修圣殿及明伦堂,作泮池、砌石桥、修甬路、植槐柏。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5年)州牧张邦贵,复修魁星阁,即现在文庙东院的三檐阁楼。

明末清初战火灰烬。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复修正殿。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又修东西庑和戟门。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修“崇胜祠”于正殿东。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植槐柏数百株。节孝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移建此处。

1982年7月23日文庙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坐落在刀枪街。

泰和文庙又称圣庙、孔子庙、学宫,位于今人民法院和公安局院内。学宫原在县城西延真观左,宋咸平四年(1001)移建于此。至明万历年间,文庙基地宽25丈,长35丈。自明嘉靖六年(1528)至清道光十四(1834),先后曾十多次修缮。主体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又名启圣祠)、学宫等,均坐北朝南,入戟门,过泮池,即棂星门。门的上部通过一条长约40米、宽约2米的过道,登五级石阶,即为大成殿露台。殿内6根砖柱负栋而立,东、西、北三面为砖墙,南面木质花格窗棂。殿厅东西宽约12米,南北长约8米,二层重檐,四角翘起,角系铜铃,屋面用仿琉璃瓦覆盖。大成殿后是崇圣祠,规模略小于大成殿(建国前倒塌)。70年代初,仍残存破败的大成殿,后拆除改建,仅留泮池在今县人民法院内。

府谷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八年(1882)续修。现有大成殿5间,门前横额上曾悬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四字。东西各有店堂七间,前为戟门,门前畔池跨石桥,桥前为棂星门,门上为大牌楼,东南角门各一。文革期间遭破坏,现已修葺一新。1981年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渠县文庙建于宋代嘉定以前,在渠县城内西隅石于岗顶.元代次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重修;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邑侯梁从义移建于县城南外西岩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邑侯邸居正又于南郊将文庙迁回旧址,明代祟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初九),文庙被农民起义军焚毁。《渠县志》载:“癸未重丸之交,‘贼’由西城毁堞而入,学宫焚焉。”隔二十年后,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再度兴建。康雍、乾、嘉亦相继修葺。现存的文庙建筑,是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动工重修的。整个工程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秋季才告竣工。清代文庙的建筑开始于距今三百一十六年前,前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费时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时位于县城大东街。因旧庙低湿狭窄当街嚣闹,清道光九年(1829年)州牧贵州石阡张海澜倡议,士绅集资,将文庙迁北关外邑人赵逵居游过的洗墨池处(即今址),十五年竣工,费时六年。据《资州移建文庙碑记》载:“工竣计大成殿五楹,东西庑五间,由大成殿左转是为崇圣祠,祠别一区,戟门五间兴大成殿,称此外为泮池、为灵星门、为宫墙,罔不如法而形势之尊重,规模之宏大,丹?辉煌视旧庙则倍焉。” 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四进高低错落有致在一中轴线。现保存完整的建筑有:万仞宫墙、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明成化碑、清康熙碑等。主要建筑均覆琉璃瓦,正脊饰宝鼎、蟠龙,翼角飞翘,轻盈飘逸,极具南方古建筑俏丽精巧风格。大成殿内藏有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八位皇帝书写的匾额及民国时蒋介石、林森题写的匾额,有全国在大成殿内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以及镂空雕刻九龙二凤盘绕金底黑字、全国最大的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明成化年间“御制重修孔子庙碑记”、清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尤为珍贵。最具资中地方特色的照壁壁间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由云海波涛、蟹虾鱼龙、坊塔石树、鱼跃龙门等构成故事,寓意古代仕子如江河中之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才能最终跳龙门由鱼成龙达到人生光辉顶点。 作为四川地区的孔庙建筑群,资中文庙以其历史悠久、布局严谨、造艺精湛、特色显著、内涵丰富、古朴典雅、保存完整倍受中外人士称赞。先后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词典》、《中国旅游名胜大词典》、《四川文物揽胜》等。

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浚县文庙又称"孔庙"、"文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

"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头门之内有唐槐一棵,干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称"槐抱榆"。院正中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贤诸牌位,东西廊房内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大成殿"和廊房建筑规模宏大,式样古朴,庄重大方。为浚县著名古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川文庙坐东向西,供奉的是孔子等古代的学者先贤。文庙面对笔架山,为一进四院,由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宫(又称崇圣祠)及南北两院、名宦乡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构成。整座建筑风格纤细秀雅,匠心独运,或危楼高阁,栖凤盘龙;或草木葳蕤,烟聚蔓缠;或小井石栏、曲径通幽。房檐斗拱和额枋梁柱上,装饰着的青蓝点金和各种贴金彩画,亦清晰可辨,不难想象昔日所拥有的鲜丽色彩和雄伟壮丽。各院之间又以特色各异的砖砌石洞相通,曲折迂回,层层别有洞天。置身于文庙的每个角落,都会油然而生寻古探幽之情。

虽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但现存的照壁、棂星门、乡贤祠、中堂、大殿等大部分建筑仍保存完好,完全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群的巍巍雄浑、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在文庙里,棂星门和照壁之间有一块方圆的平地,就是当年的泮池。据史书记载,明清时生员考取秀才,由老师领着绕池一周,名为“游泮”,是为仪式,亦显荣耀。可见文庙推崇的是获取知识和文化。

武威文庙

位于甘肃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庙儒学、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占地约2.5万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儒学部分的忠烈、节孝祠和孔庙、文昌宫两组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均称,结构严谨,古柏苍天,嘉树葱郁。富有我国古代建筑壮严雄伟的特点。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哈尔滨文庙,是哈埠一处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是黑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仿古建筑群。是祭祀孔子的殿堂。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屹立在以西欧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哈尔滨建筑群体之中。

养在深闺的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其建筑结构为三进院落,南北通深276.37米,东西面阔85.6米,原占地6公顷,现仅存有2.3公顷(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整座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沿中轴线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万仞宫墙(影壁墙)、泮池泮桥(俗称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主体建筑两侧有左右配殿、东西庑、掖门、牌楼、石碑等,比较均衡对称的坐落在中轴线两边。四周环以黄琉璃瓦红墙。整组建筑,布局严谨,在全国属第三位,仅次于北京(2.38公顷)和山东曲阜孔庙(9.6公顷),是我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孔庙。

文庙也是现存全国最后建造的一处规制完备的孔庙。但由于它是11开间的,等级确是全国之最。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为9开间的,小的还有5开间、3开间的。由于哈尔滨文庙建筑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因此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因建于民国时期,采用大祀规格,其主体建筑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包括东西牌楼、掖门,均采用了我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的彩画使用了最高一等的“金龙和玺”形式,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筑规格,因而,观之自然是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由于文庙周围绿树掩映,周边环境未能改造,从外面看不见文庙的宏大规模,因而凡是来文庙参观的人们无不为之惊叹,哈尔滨竟有如此一座宫殿,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也”。

哈尔滨文庙不同于全国文庙的独到之处乃是主殿大成殿。

哈尔滨文庙没有正门,取而代之的是三座呈凸斗形的照壁。它在拜祀孔子的庙宇中被尊称为“万仞宫墙”,以此象征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哈尔滨文庙之所以没有正门,是因为中国民间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即无论什么地方修建拜孔庙宇,都必须由当地的状元来此拜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修建正门。哈尔滨文庙建成于1929年,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当时的哈尔滨没有状元能来这座孔庙拜祀,所以正门至今没开。

赣州文庙江西赣州文庙位于赣州老城区的东南部,厚德路东段的北侧。这一带自宋代以来就是赣州古城的宗教文化区,至今仍然是赣州城保存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地方。文庙的东侧是慈云寺(今为厚德路小学)及其附属建筑舍利塔,西侧是武庙。与文庙隔街相望的原来还有光孝寺、濂泉、夜话亭和濂溪书院,现为赣州第一中学。

在古代,每个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一座文庙。这座文庙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作为祭祀孔圣人的场所,所以也称孔庙;二是作为赣县(原赣州属赣县)县学的学堂。即供本地学生读书之用。

全省现共有5个较大规模的文庙,赣州文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赣州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现占地约7000平方米(包括广场)。文庙不论规模大小,等级高低,它的平面布局都是一样的。整个建筑群分为三组,采取平行轴线方式布局:中轴线上有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东轴线上有魁星阁、尊经阁;西轴线上有节孝祠。这些建筑现在有一些已经没有了。按古代的建筑习惯,一般是坐北朝南,但赣州城内有相当一部分古建筑的中轴线,都是南偏东30度以上,象郁孤台、文庙就属一例。其原因是为了使建筑物的中轴线正对峰山主峰,以构成对景。文庙的建筑群,主要建筑于主轴线上,并由围墙结合建筑物形成院落。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利用东庑和名宦祠、乡贤祠,将屋面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座具有南方建筑特色的天井式院落。

原来在这个广场上,有一个牌坊,叫做“聆心门”。聆心门过去后,就是两中池塘,叫“泮池”,过去小孩上学了,就叫“入泮”了。很可惜,这两个建筑现在没有了。文博部门准备修复。

(大成门)进入文庙大门,我们就看见“大成门”了。因为孔夫子被封为“大成赤成先师”所以这个门就叫做“大成门”。两边是“官厅”,官员来了,在这里休息。进了“大成门”后,两边是厢房,是学生读书的地方。现在左边厢房安排了赣南客家民俗风情展,右边厢房主要是卖一些古字画、钱币及一些古玩。正前面就是大成殿,其后面有崇圣祠、节孝祠。

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精华所在,大殿构筑于高1.5米的台基之上,占地约750平方米,殿高13米,是目前赣南保存最大的一幢古代建筑。大成殿的木梁架结构与文庙建筑群的其它建筑有所不同,采用大木和斗拱,颇具地方特色。而这些异形雕花拱,不仅起到了承重构件的作用,而且有着极强的装饰效果。大成殿的瓦面用的是景德镇的高温彩瓷琉璃瓦。用瓷器作瓦面,这是赣州独有的,是孤品,连北京故宫的瓦面都是陶的。目前看到的大成殿,是清朝乾隆朝年间留下的,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了。

在这大成殿正面的塑像是孔夫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字、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爱”,提倡“仁政”、“三纲五堂”、“忠孝节义”,被封建社会尊称为“孔圣人”,这尊孔夫子的塑像是帝王装。他执教几十年,学生有三千,著名的有72人。孔夫子的两边的四尊塑像,叫做“四佩”。这是古代比较有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叫子思、孟子、曾子、颜子。后面有十二位塑像是“十二哲”,即十二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哲人。现在不少学生,在高考前,来到这里参拜孔子及各位先哲,寄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个好学校。在这大成殿的后面,还有一些碑刻,大家可以随意参观。

望江文庙文庙又名孔庙,位于望江县城中心,为一宫殿式古建筑。据《望江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仁年间。

大成殿高10多米, 面积300多平方米, 24根大柱组成方形结构,四周围廊,重檐翅角,铁马空悬, 迎风作响, 其形夺目,其声悦耳。庙后有很多附属建筑物:前方左右为东西两庑,前有戟门,戟门东为土地祠,西为王幼学祠,前首为棂星门,石柱组成石牌坊,上书 “ 麟风腾祥”,左为圣城,右为贤关,入口处中间有石桥,名状元桥,两侧有泮池,过桥可见一方高大红墙书有“宫墙万仞” 4个遒劲大字,中上方书“圣旨”2字。

庙后为启圣祠, 东为礼门, 西为义路, 后为明伦堂。 文庙历尽沧桑,几经修建。因遭日寇烧毁,仅存文庙主体——大成殿,现经省级批准并拨款修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富顺文庙富顺文庙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建县至北宋初年(567-960)的近400年间,由于地处边陲,僚汉杂居,盐业虽盛而文风未开。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名学者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即庆历二年(1042),富顺县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无不欢欣庆幸。在周延俊的倡导下,人们集资于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一座文庙,主供孔子,时称"文宣网庙"。并在庙内立石质"雁塔碑",以刻全县历次中试者的名字。此后,历任富顺知监,均热心教育事业,亲任儒学教授,常在从政之余,来庙内为生员讲课,于是文风大开。宋代在雁塔刻名的进士即有67人之多。 元代文庙改称"先圣庙"。至大四年(1311),富顺知州任显忠,建立戟门,安置礼器,补修大成殿,为两庑里栅栏。英宗时期,县佐王纳速建御书碑亭。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江山,诏天下立学育士,改先圣庙为"先师庙"。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知县钟铉重整庙坛,兴建学校,砌石泮池。以后又经8次修补和小增建。明成祖永乐年间始称"文庙"。此后,文风日盛,教育事业发达,入学中举者逐年增多。有明一代,赴京会试,中进士者达139人,占四川省进士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因而获得"才子甲西蜀",富顺才子内江官"的美誉。

明末清初,蜀中大乱25年,文庙失修,残破不堪。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平定三藩后的第一任富顺知县钱绍隆,重新整修文庙,修大成殿明伦堂,恢复祭祀和学校。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熊葵向集资修建文庙外墙,重建两庑,并砌日月坛。至道光中期,文庙虽经多次修葺,终属小修小补,其破败之状与以出才子名闻全川的富顺县颇不相称。清代立朝到道光中期,富顺仅出了11名进士,民间认为文章风水移动是因对孔圣不敬之故。

道光十六年(1836),富顺知县邓任坤决定重建文庙,并与当时富顺县第一大财主、贡生肖永升商议。肖永升当即表示:为了保住富顺“文章风水”,愿尽儒生之责,独肩重建文庙之任。于是雇工请匠,立即拆除文庙,特派专人前往山东曲阜县,通过任县令的富顺进士张震,取回建筑文庙的规制图纸。又从雷波、马边运回巨木,从江西景德镇定制琉璃瓦,共费资三万六千,历时四年,于道光二十年(1840)建成。自崇圣祠、大成殿、月台、两庑、戟门、更衣祭器所、下至棂星门、名宦乡贤祠、礼门、义路、泮池、桥栏、宫墙、外贤关、圣域门皆高广坚致,逾旧数倍。共占地10余亩,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庙正面为一带红墙,上塑“数仞宫墙”4个大字。左右有2门,曰“圣域”、“贤关”,非祭祀不开。进门为泮池,池上架桥三座;中为九龙桥,不通行,左右便桥,为祭祀过道。池左右有2门,曰“礼门”、“义路”,为平日出入之门,分别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池后为石坊“棂星门”,有3孔通入,坊宽22.4米,高12.65米。再拾级为“明伦堂”-即戟门,左右为“更衣祭器所”,戟门后有广场,场后有“日月坛”,中为九龙镂空浮雕,左右有石梯登台。台后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殿高35米,为明清时期典型斗拱结构,画栋飞檐,精巧华美,脊龙昂首,跃然欲飞,琉璃金碧,映日生辉,壮丽凝重,古色古香。殿后有一院落为“泮宫”(“泮宫丹桂是富顺八景之一)。再往后,是”崇圣殿“,左右有”龙池“、”风穴“,清泉常满,大旱不涸。壁间在乾隆时镌有石刻”龙池“、”凤穴“,笔力遒劲,近代罕见。崇圣殿隆起的坎上建筑是孔子之”寝宫“。寝宫较小,只有三楹中供木刻”空子神位“(宋代以前为石刻),情地金书孔子像,系唐吴道子所画,从曲阜拓回。左右廊庑,先后曾作生员学舍、县教谕署及名宦乡贤祠。

光绪二十二年(1896),县人张世芳将先世所捐学田2处,改捐作维修文庙之业田。光绪33年(1907),诏生孔子大祀。于是改崇圣寺及宫墙为黄瓦(原只有大成殿、大成门准用黄瓦。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本飞机炸毁大成殿一角及西廊庑,后虽经修复,但技艺低下,终不复原。解放后,曾于1958年前后,对文庙粉饰一。1980年7月,富顺文庙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省府又拨专款,予以修葺、粉饰,现在基本保持原貌,并增添服务设施,长年开放,供人民游览凭吊,2001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武文庙武宣文庙即孔庙 又称黉学官,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又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文庙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从旧县城(今三里镇旧县村)搬迁而来,位于南门左隅(即今址)。文庙坐北朝南,俯视黔江,面对文笔峰,地势高敞,规模雄伟,甚为壮观。文庙占地面积4760平方米,为广西现存文庙最大之一。历经明、清、民国各朝相继修葺,形成建筑布局有照壁、东西厢房、礼门、义路、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城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露台、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等组成一座宫殿式歇山穿斗式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体。l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把文庙公布为“武宣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文庙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中共柳州地委、柳州地区行署批准武宣文庙为“第二批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田文庙新田县文庙位于县城龙泉镇立新街东侧。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文庙坐东向西,庙院长97米,南北宽分别为27米、29米、32米不等,总面积2500平方米。庙院由西向东依次为:泮池、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灵星门,全部采用青条石构筑而成,通高7.8米,宽6.7米,设中门和左右便门,三条门上方均用汉白玉石分别阴刻"灵星门"、"太和"、"元气"、"金声"、"玉振"。上下横梁深雕刻双凤朝阳、二龙戏球、八仙过海等图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工艺十分精湛。

大成门,封山顶,砖木结构,高10.5米,宽24米,设门三条,正中东面石刻五龙丹墀图。

大成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高16米,面宽18.7米,内外共20柱,屋脊置陶制双龙,脊中设彩陶葫芦宝瓶,面盖琉璃黄瓦,正殿内设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整体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宫殿式建筑特色。

崇圣祠,重檐封山顶,内高11.7米,宽20.7米,室内北间竖清乾隆二十年刻的《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石刻一方。

新田文庙整体保存完好,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属全省可供旅游的8处文庙之一。

福州文庙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移建于此,后梁龙德元年(公元921年)闽王王审知置四门学。宋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始作孔子庙。景祐四年(1037年)权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学。其后,郡守范亢、许宗寿踵其事,历五载乃成。明洪武七年(1374年)构大成殿,建明伦堂。永乐四年(1406年)以学厅为乡贤祠,成化十三年(1477年)大修庙学,凿泮池,为桥其上。弘治初,改作棂星门,易木为石。嘉靖十一年(1532年)诏庙称先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大修庙学、棂星门。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初三遭火灾。现存庙宇建于咸丰元年十二月至四年六月,按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外门埕、棂星门,泮池,左右有廊对列,大成门的楼厅,东、西有殿庑对列,月台、大成殿、后照壁等,占地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解放后,曾作为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场所。1961年9月被福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2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文庙蒙城文庙位于今天的安徽省蒙城县周元路。

蒙城文庙又称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时代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以上待建),大成门和大成殿,灵星门正对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接乡贤祠。大成殿前两侧有东西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文昌阁,西院是明伦堂。

大成殿,原名先帅殿,又称圣人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宽五间,进深三间,为山以顶抬梁式建筑,九檩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栋梁,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殿内外上下重油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我们淮北地区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从前,殿内正中供孔子神龛牌位,两旁置颜、曾、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殿上方悬着康熙,乾隆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块匾额。殿前阅台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汉白玉栏杆,中间和两旁有石阶供人登临。

东西廊房各七间。为灰色筒孔覆顶,车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历代贤孺牌位。

大成门又称戟门,面阔五间,是通向大成殿的过道门。在其东面的名宦祠原供苏舜饮,丰稷等在蒙城有政绩的官吏,西面的乡贤祠原供庄子、何惟等地方贤土。

巨野文庙巨野文庙位于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一百米处.宋金时期巨野文庙原建于城北,屡经河患,废立不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县丞吕让移建于今址.历代多次增修扩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新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占地三十余亩,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后改作训导宅.朝隆十八年1753年.巨野县知县朱容极在此建麟州书院,此后经道光,光绪以及民国年间多次建修葺,书院更具规模,志名远播.大成殿内祀有孔子,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十二哲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的塑像.两讨债列"七十二贤"牌位.整个建筑布局得当,错落有致,间以苍松翠柏,形成一处气势害宠传,郁罩葱茏的古建筑群.1947年,文庙被废,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大成殿,殿内塑像亦遭劫难。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基为砖,石混砌,台基高1.4米,东西长22.3米,南北宽14.25米.大殿通高13.7米,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翼角飞翘,绿瓦朱甍,斗拱盘错,雕梁画栋.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石柱高3.48米,径约0.55米.前檐下8根石柱以及后檐端柱为高浮雕二龙戏珠,上缀浮云,下着波涛,造型生动,雕琢精工.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技艺精湛.后廊中间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大清康熙四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宣议郎知巨野县事宛平章弘重建:铭文.殿内有朱红明柱八根,直径0.5米,下垫鼓形石础,上擎殿架,梁叠檩穿,勾心斗角,显示出高超的建筑艺术.此大成殿仿曲阜孔庙大成殿营建,是鲁西南现存最完整县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文庙旧址为粮食部门占用,大成殿一度曾为粮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文物保护尤为重视.1982年,山东省文物局拨专款对濒临倒塌的大成殿进行了修缮.1995年,粮所搬迁,复建了大成门,大成殿内恢复了孔子及四配塑像,制作神龛,御匾,香案等附属设施,殿前筑建了月台.目前,文庙正逐步恢复原有建筑.成为人们祭仰先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地和展示巨野历史文明的窗口。

织金文庙位于城关镇文化路中段南侧。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后屡次重建、维修。同治年间重建。坐北向南。南北长169米,东西宽47.5米,占地面积8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2586平方米。由牌坊、棂星门、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组成。现存棂星门、大成殿等建筑。棂星门,四柱三间三楼,中间字碑阴刻“棂星门”3字,左阴刻“金声”,右阴刻“玉振”。门高5.41米,宽22.5米。大成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8.25米,进深9.16米,硬山顶青瓦顶。额枋浮雕八仙过海、龙凤图案。殿上悬挂“万世师表”、“生民米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4块匾。孔圣碑,白绵石质。方首,高3.25米,宽1.08米,厚0.25米。首题“至圣先师孔子赞”7字。刻于同治年间。颜曾思孟四子赞碑,白绵石质。4碑均为方首,分别楷书阴刻颜子赞、曾子赞、思子赞、孟子赞。刻于同治年间。

景宁文庙

浙江景宁文庙,明景泰三年(1452)建于景宁县城西里余,崇祯十四年(1641),因庙柱倾斜,堂斋庑废,迁建城北承恩门外(现学田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再迁城东敬山宫左,道光二十五年(1845)正殿及东庑塌毁殆尽。道光二十七年重建于城内上桥头,有大成殿、露台、两庑、戟门、泮池、泮桥、棂星门、万仞宫,祭器库等,占地1011平方米。民国时为县民众教育馆馆舍,现为县文化馆、图书馆址,房舍几经改建,围墙完整,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文庙文 庙(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3号

文庙原位于城西,创建于金大定年间(1181-1189年),明清两代重修并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 迁于现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文庙坐北朝南,占地1.3万平方米,四重院,由南向北依次有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和殿堂百余间。

主要建筑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殿基为“凸”字形,前置石雕栏板,舒朗壮观。

庙内棂星门前还保存有两对铁狮,分别为明洪武、万历年间铸造。现辟为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长子文庙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子县城内东街北隅。坐北向南,临街而建,现存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西侧配以厢房、配殿等建筑,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共有古式建筑35间。另有新增建筑26间。是该县城内规模较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旧时这里是儒教的道场。该庙创建年代无考,就现存的大成殿而言,梁架斗拱形制结构仍保留着元代的建筑手法。据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文庙》碑文记载:“自明洪武二十五年(1932)有修葺之意后,历经三十一年又重修大成殿及东西廊庑,大成门和明伦堂。清代又几经修葺与增建,方成现存之布局。”

大成殿位居中轴线中端,是庙内的一座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屋顶形制为单檐歇山顶。殿内梁架裸露,施内金柱四根,由于年代久远,柱身裂缝朽变严重,多数用铁箍加固,多则六道,少则四道。梁架为原始材料略加砍制而施用,元代特征显著。元代以后,殿内柱网分布实施减柱造,而长子县文庙大成殿金柱未减,至少可说保留了元代以前的建筑特征。斗拱肥硕,用材敦厚,琴面式昂嘴粗壮有力。屋顶琉璃脊兽为明代修葺时所增置。殿内保存着明嘉靖十年(1531)《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石碑一通。碑身阳面镌刻又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制的《宣圣遗像》一尊,衣纹整洁,线条流畅,形体端庄,刻制精细。遗像左侧铭刻记载着画像依据和出处。相传是仿唐代画家吴道子之墨迹而刻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与研究价值。

越南文庙位于河内文庙街的文庙古建筑群是河内最重要的古迹之一。文庙坐北朝南,占地26000多平方米。 文庙的大拜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汉字匾额,匾上注明是“康熙御书”。

正殿内设有孔子供桌,两侧奉祀中越两国先儒。文庙以存有“进士碑”而闻名,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第一块进士碑已经被驮了500多年,这以后,每一次进土考试,便树起一块石碑。从大宝三年到公元1779年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按黎朝的制度应进行110多次进上考试,但由于战乱,现在河内文庙只存有这82块进士碑。每块碑上部标有科举考试的时间、碑文的撰写者、书写者、雕刻者以及考取的进士名单。每一块碑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集书法艺术、龙风花草人物等雕刻艺术于一碑,为后人赞叹不已!

据介绍,目前文庙的建筑大部分是17世纪黎朝的建筑。尽管经过多次重修,但文庙仍然保留着其古老的特色,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文物。 每年春节,文庙总是要举行几天十分隆重的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书法、下棋、吟诗、斗鸡、斗鸟等文化娱乐活动。

深泽文庙

深泽文庙

河北深泽文庙始建于宋代元祐三年,此后曾多次增修或重建。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深泽县志》载:当时庙制为大成殿五间,东西两房各七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泮池一区,左右学门各一间。大成殿北为崇圣祠三间,崇圣祠北为明伦堂三间,名宦祠、乡贤祠各三间在戟门外。现仅存文庙中心建筑——至圣大成殿,位于深泽城内东大街北侧(县卫生局北侧)。

大成殿共五间,殿顶黄绿相间,所用均为琉璃瓦构件;殿脊图案阳面为龙、阴面为凤,两山花图案东面为龙、西面为凤,后山亦有双龙圆形图案,建筑风格极为独特。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六世祖王鹏,字合甫,号杏圃,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卒于咸丰七年(1857年),廪贡生,候选通判。例授承德郎,以子肇谦封文林郎,晋封奉政大夫、福建永春直隶州知州。从祀乡贤。王鹏生性宽厚,乐善好施,有穷人来借钱,他总尽力相助,从不拒绝。遇上饥荒年头,就拿钱千缗钱散给乡下人们,远近都称他为大善人。当时深泽县文庙年久失修,知县刘衡(道光二十三年任深泽知县)想进行修葺,邀请王鹏主持这件事,王鹏以不干预公事为由而推辞,刘衡知道王鹏贤德,非他主持不可。承担任务后,王鹏不辞劳苦,连续经营三年,直至竣工。

洛南文庙

洛南县文庙

洛南文庙坐落于陕西省洛南县城西街,历史悠久,宏伟壮观,是过去祭把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殿宇。据州志县志所记,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比西安钟楼早建14年,现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是城区保护最完整的纵轴线式古建筑群。198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该县政治、文化、教育、事业、活动的中心,现为县博物馆所在地,内有珍贵的馆藏文物3400多件。文庙整个建筑浑然一起,宫墙之内包括后、中、前三院,后院中为大成殿,殿前为月台,两旁东厢、西厢各7间;中院内正中有朝门3间,两边名为月亮门,院中为泮池,架两孔石桥于其上,两旁竖有栏杆。东有名宦祠、尊经阁;西有乡贤祠、忠义祠。前院中为木牌楼,名曰“欞星门”;东开“启风门”,亦名“东礼门”;西开“腾蚊门”,亦名“西礼门”。最外沿街道为照壁,长9.2米,厚0.82米,高7.3米。内壁镶有“鱼龙变化”,外壁镶有“二龙戏珠。”

文庙建筑气势恢宏,上有花脊飞檐,龙飞凤舞。内有金碧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它的雄伟建筑主要为大成殿和欞星门。

大成殿为明七暗五开间,单檐歇山顶。面阔通长14.85米,进深11米,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构成。五开间大小不等,四周有明柱、角柱、金柱共计28根。檐墙起间隔开内外,屋顶五脊罗列,花里藏龙,脊首如塔,屋上桔黄色琉璃瓦闪耀着金色光芒。四角角柱稍高,层层造架,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凌空若飞,形体圆实,不仅使梁、柱、枋结构紧凑,而且更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使整个大成殿有收有放,有抑有,气势雄伟。殿前月台长15.2米,宽8.1米,面积113.1平方米。中间斜面台阶内雕刻着蟠螭翔凤,华丽异常。牌楼(欞星门)耸立在前院中间,为陕南地区独树一格的古建筑精华。门高约25.2米,进深4.95米,面阔17.6米,占地89平方米。四柱三楼,柱高8.4米,柱顶52公分,上下三层(三个楼头),以正楼最为突出;脊首复有云罐,造型浑厚大方。左右二楼次于正楼,呈品字形,两旁尚有砖墙。整个脾楼,上搪花脊六兽,奇彩异辉,华丽堂皇,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辉相映,檐下层层斗拱构成翘角,上下12角檐牙高啄,相映成趣,精刻细绘的花鸟栩栩如生,耀眼迷人。分属于四柱左右的8个石鼓,仅靠柱根。8个扶柱根部有石狮4对,中间两对大面圆实,分踞内外,威风凛凛,旁有两对,小巧玲戏,活灵活现,大匾上馏金大书“欞星门”3个大字,闪闪发光,形成庄严肃穆而又华丽的古朴风光。

凤庆文庙

凤庆文庙

凤庆文庙位于凤庆县城,是祭祀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先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整个建筑占地约12000平方米,由鸣凤阁、崇胜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石坊、泮池等组成,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及历史研究价值,是凤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省现存第二大孔庙。

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原址在城南虎山东麓,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迁建于府署之西,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又迁,建于县城西文庙街,俗你黉学,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结束全部工程,历时300余年。整个建筑群布局到工艺都颇有观赏和研究价值,是凤庆文化发展的象征。

鸣凤阁又名魁星阁,在县城最高点,三层,高16米,边宽11米,六角攒尖顶,底层正方形,是文庙建筑群最为显目的组成部分。

大成殿,砖土木结构建筑,重檐歇山顶,高约12米,面阔18.3米,纵深13米,五开间、四面出厦,由18棵埋径50多厘米大柱支撑。透雕格门,屋顶有花栏,花栏中置有山塔,两端各有大龙一条,龙口朝宝塔,形成二龙抢宝或二龙戏珠。上下两层8个屋角各有瓦狮一尊。上层四周为走廊,中间空心,正堂供有神龛为孔夫子牌位。下层屋檐下悬挂“斯文在兹”横匾,上层屋檐下有“圣集大成”四个大字。

大成门,砖木结构,高5米,面积13.8平方米,纵深7.5米,三开间。

棂星门,砖木斗拱结构,三间四拄一字排列,每根柱脚有两块大三角石固定。距棂星门9.7米处建有龙门石坊连接泮池。

石坊,柱为中间高两边低,四根方石柱并立,有三大碑,四小碑,二浮雕。碑书“龙门”、“金声玉振”、“江汉秋阳”等字,镌有修建年代及修建姓氏。

宁远文庙宁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始建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明、清两代历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至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时十载,耗银六万余,占地7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精美,规模庞大,给人以古朴、庄重、雄伟之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走进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广的庭院,草茂花繁,飞红滴翠,宛如一座花园。园的前端,有一泮池,形若半月,全为条石构成。池内种有荷花,亭亭如盖,生趣盎然。与泮池相映生辉的棂星门,亦为青石结构,上镌麒麟狮象,跳跃奔突,栩栩如生。然后是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后殿),层层递进,深邃曲折。大成门并排三扇,高达丈余,气势雄伟,东西并列乡贤、中宦两祠,进入大成门,整个成殿便映入眼帘,顿觉满目生辉。

大成殿,是文庙主体。殿宇轩昂,高达5.7丈,为宫殿型结构。前有青石坪台,坪台外有一青石铺就的庭院,可容数千人,肃穆开阔。大成殿周围墙上画有《圣迹图》,记载孔子生平。其后即崇圣殿,其布局结构,仅此于大成殿,左右为东西庑。抬头看去,红墙琉璃瓦,斗拱飞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大成殿内上首,金漆木雕孔子神位即供于此。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毁,现只留石座一方,新画孔子一幅。

宁远文庙的精华之处,莫过于石雕。大成殿前丹墀刻有五龙浮雕,一眼望去,逐浪翻波,时隐时现,仿佛水花在溅,涛声在响。环绕青石坪台的20方石雕,刻有各种形体的飞禽走兽,或站或坐,或升或降,或双戏,或单飞,多姿多态,妙不可言。所有石雕艺术中,尤以20根龙凤青石柱吸引人。石柱高约8米,直径约40公分,你看那龙,张牙舞爪,似在翻江倒海;你看那凤,展翅飞腾,直觉习习生风。

过去,文庙是历代统治者“祭孔”的地方,现为人们工余、课余进行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和浏览的场所。

宁远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十分显目,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疑山风景名胜区重要人文景观——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原建在距宁远县的城东11公里的冷道县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县城易名迁址,随县城迁建于今地,又名学宫,是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又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它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是传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

黄石文庙黄石文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中心小学内,是莆田市仅存的二座文庙之一。历今1200多年,初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规模宏大,占地2376平方米,时称红泉宫,历经宋明两个朝代,后来毁于倭寇战乱,于清朝康熙年间重建,仍然保存宋代建筑风格,重檐斗拱,雄伟壮观。

如今,黄石孔庙大殿、丹墀、泮桥等,仍保存原有的建筑风貌。庙前石埕还保存有两块高1.7米、宽0.3米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的下马碑。庙内则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记》石碑文,以及明末东阁大学士、民族英雄黄石人朱继祚所书的“古红泉”石碑等,具有较高艺术和文物建筑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在福建省县区级文庙规格类型中极为少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