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散火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 名: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脾胃论》方

总 结:火郁

编 号:006

组 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

主 治:

1.治肌热表热,四肢发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

2.此病多因血虚得之,及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并宜服此。

归 经:此手足少阳药也(三焦、)

方 义:

1.柴胡以发少阳之火为君。

2.升、葛以发阳明之火,羌、防以发太阳之火,独活以发少阴之火为臣。此皆味薄气轻,上行之药,所以升举其阳,使三焦畅遂,而火邪皆散矣。

3.人参、甘草益脾土而泻热,芍药泻脾火而敛阴,且酸敛甘缓,散中有收,不致有损阴气而佐使也。

又附方:陶节庵升阳散火汤:(《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人参、白术、茯神、甘草、陈皮、麦冬、当归、芍药、柴胡、黄芩,加姜、枣,金器煎。治伤寒叉手冒心,寻衣摸,谵语昏沉,不省人事。

煎服法: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升阳散火汤

药物组成:柴胡(去芦)2钱,连翘2钱,僵蚕(姜汁炒)2钱,防风(去芦)2钱,桔梗3钱,鼠粘子3钱,蝉蜕7只(去头翅足),山豆根1钱,射干1钱,薄荷1钱,荆芥1钱,人中黄1钱,皂角刺3针(煨)。

处方来源:《白喉全生集》。

方剂主治:白喉初起,热邪尚在表,白见于外关,或薄或小,淡红微肿,略痛,声音响亮,牙关饮食稍碍,口干,头闷目胀,舌苔与小便微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