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青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 名:泻青丸(泻火之剂)

总 结:肝火

编 号:011

类别:清热类

出处:《小儿药证直决》

组 成:龙胆草、大黄、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山栀。

主 治:治肝火郁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肿痛。

归 经:此足厥阴少阳药也。

方 义:

1.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不易平也。

2.龙胆、大黄:苦寒厚味,沉阴下行,直入厥阴而散泻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于下也。

3.羌活:气雄,防风:善散,故能搜肝风而散肝火,所以从其性而升之于上也。

4.少阳火实,多头痛目赤,川芎能上行头目而逐风邪。

5.少阳火郁,多烦躁,栀子能散三焦郁火而使邪热从小便下行。

6.且川芎、当归乃血分之药,能养肝血而润肝燥,又皆血中气药,辛能散而温能和兼以培之也。

方理 :参考《医方考》http://www.621m.cn/show_book_dir4.asp?bi=73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

,泻肝胆也。龙胆草味苦而浓,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

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易以治,故又夺以大

黄。用当归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

煎服法:竹叶汤下。

命 名:一泻一散一补,同为平肝之剂,故曰泻青。五脏之中,惟肝常有余,散之即所以补之,以木喜条达故也,然必壮实之人方可施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