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薯早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品种类别: 甘薯

品种名称: 绵薯早秋

审定编号: 川审薯7号

品种来源: 系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的79~75与引种鉴定的早熟红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中蔓型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种早熟,食用品质好,抗黑斑病力和耐贮藏性明显优于对照。

产量表现: 1985、1986两年参加正季苕省区试,18点次平均鲜苕亩产2127.6公斤,藤叶1584.1公斤,薯干598.1公斤,淀粉361.14公斤,分别比对照种徐薯18增12%,减40.0%,增3.42%,增9.54%,在1990、1991两年省秋苕联试中,14点次平均鲜薯亩产917.95公斤,藤叶1199.00公斤,薯干257.59公斤,淀粉141.26公斤,分别比对照宿芋1号增1.99%,3.43%,32.03%,33.36%;1992年秋苕生产试验,3点平均鲜薯亩产890.80公斤,藤叶1311.5公斤,薯干257.26公斤,淀粉137.09公斤,分别比对照种宿芋1号增22.71%、13.55%,58.56%,60.45%。粗蛋白十七种氨茎酸的总量、类胡萝卜素等含量高于南薯88,栽后90天鲜苕产量占收获时的81.6%,比南薯88的73.7%高。

栽培要点: 略

种植区域: 适于我省作秋苕和城郊作食用品种配套利用。栽培上应注意在低台位或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