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川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中药名称

【药名】红川乌

【类别】祛风除湿药;散寒通络药

【拼音】hóng chuān wū

【拉丁学名】Rhizoma Cacaliae Davidii

【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

二、中药基源

【科属】菊科

【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

【药用部位】块茎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和山坡草地。

【基源形态】

双舌蟹甲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50cm。极茎粗大。茎粗壮,除花序部分外均无毛。下部叶在花期常凋落;叶片五角形或三角形,基部截形或缘有具小尖头的小齿,上面疏生糙短毛或近无毛,下面沿地脉有疏短柔毛,中部叶长8-15cm,宽与长相等,叶柄长3-5cm,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极多,排成顶生或上部叶腋生的大圆锥花序;总花梗长3-5mm,有2-3个线状披针形的苞片,花序轴和总花梗有黄褐色短柔毛;总苞窄圆柱形,长8-10mm;总苞片4-5,线状长圆形;花4个,舌状花2个,黄色舌片线形,长于总苞的2倍;筒状花2。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

【采收加工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三、中药基础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风湿腰痛;风湿竣痪;半身不遂;头痛;头疮白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性状鉴别】

长椭圆形或纺锤形,略扁而弯曲,长3-9cm,直径1.5-2.5cm。顶端有茎基残留。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环节明显,有不规则纵沟纹和皱纹,可见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或黄白色,半角质样,有时中空。气微,味微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