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蟾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海蟾蜍。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七十年前引进了能在甘蔗地中捕食害虫的蔗蟾蜍。悉尼大学研究人员经长期研究发现,一些蔗蟾蜍已经在昆士兰进化成“同类中的强者”,它们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澳大利亚本土物种。

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有毒性,而且不停地变异。目前,这一重两公斤的蟾蜍种类已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其危害主要有二:一、在同一生态位的动物竞争中处明显优势,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二、因其有剧毒,卵有剧毒,变成"蝌蚪"也有剧毒,蟾蜍更毒。对水生鱼类和陆生生物都有危害。导致一些本地捕食性动物(如蛇类)中毒死亡,有的已经濒于灭绝。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蔗蟾蜍入侵的前线(达尔文市以东六十公里处)找到它们的位置,接着用时十个月捕捉,在给其中一些做上记号后,再将它们放回野外。随后,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蔗蟾蜍在潮湿天气时每晚能跳跃1.8公里,这可是任一种类青蛙和蟾蜍的记录。但更加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头:最先到达的蔗蟾蜍的后腿比迟到达的蔗蟾蜍更长。此外,生活在建立时间已久的昆士兰州群落的蔗蟾蜍腿更短。

现在这已被看作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经典案例:动物越强壮,速度越快,越聪明,它们就越有能力开辟新领地,防止那些软弱、速度缓慢和笨拙的动物进入它们的领地。加上它们"同类相食",好处是大蟾蜍食小蟾蜍,可以自动减少三四成蟾蜍。弊处是留下更强壮,适应力更强的蟾蜍。

悉尼大学的研究发现也相当明确地解释了一个有关蔗蟾蜍的谜团。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蔗蟾蜍每年的活动范围仅仅扩展十公里。而今天,它们正以每年五十多公里的速度扩展地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就是在长腿的帮助下,不断变异的物种活动范围更大,行动更快。

这个由悉尼大学生物学学院教授理查德·辛尼领导的研究小组警告说,“蔗蟾蜍事件”应引起各国政府警惕,并引以为戒,在入侵物种进化成更加危险的对手之前就尽快消灭它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