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种中文名:大叶山柰
种拉丁名:Kaempferia galanga Linn. var. latifolia Donn ex Gagnep.
科中文名:姜科
科拉丁名:Zingiberaceae
属中文名:山柰属
属拉丁名:Kaempferia
国内分布:云南(文山、西双版纳);广东有栽培。柬埔寨亦有分布。
国外分布:柬埔寨亦有分布。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植物志:16(2):042
英文植物志:24:370
别 名:山辣,沙姜,三赖,三藾,三柰子,大叶山柰
形状: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cm。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cm,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cm;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cm;唇瓣阔大,径约2.5cm,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备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cm;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绿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来 源: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药 性:味辛;性温
工 艺:山柰于12月至翌年3月收获,挖取二年生根茎,洗去泥沙,剪去须根,切成1cm厚的薄片,用硫黄熏1d后,铺在竹度上晒干。切忌火炕,否则易变成黑色,减弱香气。
主治(功效):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用 法: 内服:煎汤,6-9;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
注意事项: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