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绿盲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昆虫名,为半翅目,盲蝽科。分布在中国各地。寄主于茶、苜蓿、豆类、白菜、胡萝卜、马铃薯、苹果、梨、桃、石榴、葡萄、棉花等。成、若虫刺吸茶树等幼嫩芽叶,用针状口器吸取汁液,受害处出现黑色枯死状小点,后随芽叶伸展变为不规则状孔洞,孔边有一圈黑纹,叶缘残缺破烂,叶卷缩畸形,春茶受害重。

中文学名:

茶树绿盲蝽

拉丁学名:

Lygocoris (Lygus) lucorμm Meyer一Dur

别称:

棉青盲蝽、青色盲蝽、小臭虫、破叶疯、天狗蝇等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半翅目

科:

盲蝽科

分布区域:

分布在中国各地

目录

形态特征成虫卵若虫生活习性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成虫茶树绿盲蝽

[1]

体长5mm,宽2.2mm,绿色,密被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2/3,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1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足黄绿色,肠节末端、财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雌虫后足腿节较雄虫短,不超腹部末端,跗节3节,末端黑色。卵长l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l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眼灰色。[2]

生活习性北方年生3—5代,运城4代,陕西泾阳、河南安阳5代,江西6—7代,以卵在棉花枯枝铃壳内或苜蓿、蓖麻茎秆、茬内、果树皮或断枝内及土中越冬。翌春3—4月旬均温高于l0℃或连续5日均温达11℃,相对湿度高于70%,卵开始孵化。第1、2代多生活在紫云荚、苜蓿等绿肥田中。成虫寿命长,产卵期30—40天,发生期不整齐。成虫飞行力强,喜食花蜜,羽化后6、7天开始产卵。非越冬代卵多散产在嫩叶、茎、叶柄、叶脉、嫩蕾等组织内,外露黄色卵盖,卵期7—9天。6月中旬棉花现蕾后迁入棉田,7月达高峰,8月下旬棉田花蕾渐少,便迁至其他寄主上为害蔬菜或果树。果树上以春、秋两季受害重。主要天敌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同棉花害虫一绿盲蝽。[2]

防治方法(1)早春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减少越冬卵。

(2)越冬卵开始孵化为若虫、但尚未转移到茶树上为害时,对其越冬寄主苜蓿、蚕豆、豌豆等喷药杀灭。

(3)必要时于4月中下旬往茶树上喷洒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桑树害虫一绿盲蝽。[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