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花叶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症状桑花叶病常见田间症状有花叶、环状叶、网状叶、丝状叶等4种。花叶型叶面现深绿、浅绿和黄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状叶。环状叶型指叶面生大小不等的中间为绿色四周为浅绿色的同心圆状环斑。网状叶型叶片的主脉、侧脉、细脉两侧绿色加探,叶脉间的叶肉组织褪色,叶片现网孔状褪绿斑。丝状叶型叶片变小,顶端叶肉或整张叶片的叶肉消失,呈丝状或带状。

病原系由Mulberry ring spot virus(简称MyRSV)等多种病毒侵染引起。花叶型、丝状叶是由线状病毒侵染引起的,花叶型线状病毒长1000nm,宽16nm;丝状叶型病毒长500nm,宽12nm。环状叶型病毒是球形病毒,直径26n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桑花叶病毒主要在桑树枝条里越冬,通过嫁接或昆虫传染。病桑种子不传毒,摩擦接种传毒也难成功。桑树品种、气温、收获方法影响该病发生。一般年份早春气温15℃,易出现环斑症状,20—24℃大量出现425—28℃时易发生花叶型和丝状叶及网状

花叶。广东每年3月开始发病,4—5月进入发病高峰期,以后气温升高,在高温条件下,普遍出现隐症。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明显:伦教40属高抗免疫型;广东荆桑、抗青10号有一定抗性;试11号、沙2×伦109号易染病。

防治方法(1)选用伦教40号等抗病品种。(21发病重的桑园或地区采取全年剪留枝干40—60cm的收获方式,躲过病害发生高峰期可减轻发病。(3)采用无性繁殖时,注意选用无病苗木作接穗或砧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