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桑伪棍蓟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学名:Pseudodendrothrips mori (Niwa) 属缨翅目,蓟马科。别名桑蓟马、举尾虫。分布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寄主桑。

为害特点成、若虫用口器挫吸叶片或叶柄及嫩枝表皮汁液,受害后呈白色透明小凹点,后变褐色,叶片硬化或畸形,严重的叶片卷缩或脱落。多从尖端向下的4—7叶上为害,在桑园中分布均匀。该虫在浙江湖州一带桑植区60年代是次要害虫,70年代为害加重,近10年来上升为桑蚕区的主要桑叶害虫,受害重的桑园造成夏秋蚕饲喂困难,蚕茧不能丰收,酿成“小虫闹大灾”。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8mm,纺锤形,浅黄色。头前部和触角灰黄色至浅黄色,头部宽,两复眼从头两侧突出。复眼暗红色,2对翅狭长且透明,四周具缨毛,前胸短于头,前胸基部略粗且隆起,有l条翅脉。卵长0.02mm,肾形,无色透明。初孵若虫长约0.22nm,无色或近无色,二龄若虫浅绿色,三龄黄绿色,四龄体长0.8mm,桔红色,若虫均无翅,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江苏、浙江桑区年生9—10代,安徽l0代左右,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李氏禾上或枯枝落叶及树皮缝处越冬。翌春,嫩叶抽出后,迁移到桑树上为害和产卵。卵多产在嫩梢l一3片叶背或叶脉组织内,一处l粒。每雌产卵50一70粒,卵期5—7天,若虫期10一13天,成虫寿命7天左右。该虫喜高温干旱,从孵化到若虫期9—15天,始盛日至高峰日约需4—7天,主要为害季节在7—8月。各代若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初、6月初、6月下旬一7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华北一带3—6代为害严重,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1)选用抗虫品种。(2)秋、冬季清洁桑园,生长季节注意铲除杂草。(3)根据预测适时用药。一代一般虫口密度不大可不防,二代集中在桑苗或春伐桑树上,是一个为害高峰期,三代发生在梅雨季节可不用药,第四代及以后各代发生量大,应及时喷洒20%灭多威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40%异稻瘟净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生产上应用时要考虑划片分治,分期用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确保桑蚕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