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富家庄村隶属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雪野镇,位于莱城西北41公里,雪野镇政府驻地西11公里处。南大岭与房干相接,东邻安子湾,西接官正,北靠王老。包括四个自然村,富家庄、花峪、侯子沟。现有260户、963口人,耕地698亩,山场3000多亩。
据商氏谱碑记载,明末商姓迁此,绳姓早居,因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美丽富饶,故名富家庄。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侯姓由章丘县迁此建村,因在山场中,冠以姓氏,故名侯子沟。清道光年间,张姓由花峪村迁此建村。因村旁有沟名台子,借以名村台子沟。嘉庆二年(1797年),张姓由大王庄村迁此建村,当时山峪中山花烂漫,故名花峪。
现有崔、高、商、李、王、矫、韩、侯、张、赵、谢11姓氏。
明天顺年间,富家庄一带属北乡的雪野保和西乡的王石保,沿袭至清末;民国初年,属七区、八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属莱北,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富家庄村属香山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香山区为十三区,富家庄村隶属十三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富家庄村隶属香山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富家庄村属大王庄乡;同年10月,匕游人民公社成立,富家庄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富家庄村隶属安子湾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富家庄村隶属鹿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富家序村隶属雪野镇。
历史沿革富家庄坐落山区边远地带,曾是我党莱北县县委驻地。1940年至1947年,时任县委书记的高启云在此主持工作,其后历任泰安地委书记、山东省副省长等职1942年11月12日,日伪军大约500人攻打富家庄,烧毁全部民房,烧死、打死村民5人,县委工作人员刘富东、陈谏在此次扫荡中牺牲。为瓦解日伪军的进攻,该村民众夜间到敌占区发放宣传材料,白天顽强与敌人斗争,并且总结了一些诸如“鬼子多咱就转,鬼子少咱就干”的战略战术。自1938年,由于此村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被开辟为我军的一稳固的革命根据地。1940年至l945年期间,时任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的廖容标同志曾率其部队在该村驻扎、休整。并于当时率部攻打当时经常骚扰莱北县委的垛庄据点、上游据点的日伪军。
1943年,该村有24人成为八路军战士,他们中的李元贞,曾任杭州市市委书记;崔方公,任浙江省丽水地区纪委书记,曾任章丘独立营营长。还有商恒祥、王作祥、李庆仁、谢作恒、刘洪才、高俊东、赵长泰、侯立荣等24人,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期间,矫士祥等50人作为“常备夫”,参加了战时支前队。
解放前,在村子的东南角村民曾集资修建观音庙一处,共有房屋20 多间,在当时是口镇以北气势比较宏伟的一座庙宇。庙中有一铁钟,其响声能传播好几里路。抗战时此钟由设在官正村的鲁中军区兵工厂炼铸,后又熔炼制造了手榴弹。庙宇周围遍植柏树。
抗日战争开始后,联合安子湾、胡家庄、官正三个村成立戏班,为抗战作宣传。1947年,村内成立秧歌队。2001年,村民捐资重新组织秧歌队,活跃了当地的文化艺术,丰富了农村的精神生活。
该村地处深山,山清水秀,出过很多老寿星,寿龄在90岁以上的有:谢长富之母张氏110多岁,侯兴旺110多岁。
该村重视教育。1998年投资50多万元建璧尊小学,达到规范化标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各大专院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生。侯文娟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村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生姜、花生、山楂、核桃、板栗等。
附录
一、烈士英名录
高立信 商恒栾 高恒坤 刘洪才 商德仁 高恒林
二、历任村支书
1939年8月--1942年 崔成铸
1943年1月--1944年10月 崔方公
1944-年10月一1949年9月 崔成吉
1950年8月--1957年8月 商恒尧
1957年8月--1986年 崔方亭
1986年9月--1988年11月 崔树木
1988年11月 1992年8月 高立生
1992年一 崔方亭
三、历任村主任
1939年一1943年 商恒玉
1944年任职 崔方圣
1947年离职 崔方圣
1947年任职 崔成吉
1952年10月离职 商恒尧
1952年11月--1957年12月 崔方亭
1958年3月一1973年10月 李清仁
1973年11月一1999年10月 李汉杰
1999年11月一 崔训东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一
商恒玉 绍兴县县长
商恒实 解放军某师团长
崔方公 曾任浙江省丽水地区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