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叶橐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牛蒡叶橐吾为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粗而长。茎直立。舌状花黄色,舌片线状长圆形;管状花多数,檐部渐狭,冠毛红褐色或淡黄红色,与花冠等长。瘦果长圆形,褐色,先端略狭缩,基部圆形,光滑,具肋或否。花果期7-10月。

中文学名:

牛蒡叶橐吾

拉丁学名:

Ligularia lapathifolia (Franch.) Hand.-Mazz.

别称:

大马蹄香、大独叶草(云南)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菊目

科:

菊科

族:

千里光族

属:

橐吾属

种:

牛蒡叶橐吾

分布区域:

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命名来源:

Vegetationsbild.22:Heft.8.1932

目录

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彝药中药

形态特征

牛蒡叶橐吾的花序(6张)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粗而长,直径约5毫米。茎直立,高达120厘米,上部连同花序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和有节短柔毛或老时脱毛,下面光滑,条棱明显,基部直径0.8-1.5厘米,被枯叶柄纤维包围。丛生叶和茎下部叶具柄,柄长7-25厘米,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基部具鞘,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9.5-40.5厘米,宽8.5-23厘米,先端钝,边缘有整齐的小齿,齿端具软骨质小尖头,齿间有睫毛,基部截形或稍楔形,两面被疏的白色蛛丝状毛或脱毛,叶脉羽状,中脉粗,宽达1.2厘米,侧脉开展;茎中上部叶向上渐小,无柄,鞘状抱茎,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达20厘米,宽至9厘米。伞房状花序分枝长达23厘米,开展或近丛生;苞片和小苞片线状钻形,极小;花序梗长0.5-4厘米;头状花序辐射状,通常6-23,稀较多,总苞半球形或宽钟形,长10-12毫米,宽达20毫米,总苞片8-14,2层,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至7毫米,先端急尖,有小尖头,常弯曲,背部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内层边缘宽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线状长圆形,长15-20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管部长约5毫米;管状花多数,长10-11毫米,管部长约5毫米,檐部渐狭,冠毛红褐色或淡黄红色,与花冠等长。瘦果长圆形,长4-7毫米,褐色,先端略狭缩,基部圆形,光滑,具肋或否。花果期7-10月。[1]

生长习性

牛蒡叶橐吾的生境(2张)

生于海拔1800-3000米的草坡、林下及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大坪子)。[2][1]

药用价值彝药此莫能:根治风寒感冒,咳嗽,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滇省志》。

化血丹:根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久咳不止《哀牢》。[3]中药根、叶(大独叶草):辛、微苦,热。有小毒。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