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线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挂线法

中医外治法之一。应用药制丝线、纸裹药线、医用药线、橡皮筋线等材料,采取挂线法以剖开瘘管或窦道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是利用挂线的紧箍力,阻滞气血、经络,使局部组织坏死,从而达到慢切开的治疗目的。挂线的要领是从瘘管外口穿入,由内口穿出,然后药线两头以双重结结扎固定。本疗法适用于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乳房部瘘管(窦道),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尤具显效。本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几乎不出血,术后创口愈合快,不影响其生理功能等特点,为临床广泛应用。

挂线法的优缺点

挂线疗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后遗症少,费用低,无需特殊的医疗器械。到目前为止,挂线疗法仍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最主要的手段。

在临床上主要问题三个:①内口难找:能否正确找到内口是挂线成败的关键。医师在探查寻找内口时常会遇到内口闭合,即假性愈合或管道不通畅,结果难以找到正确的内口。

②创口粘连,引流不畅:挂线后由于疼痛,患者肛门总处于收缩状态,使肛门外的创面不能完全放开,往往使已勒开的创口又很快粘连在一起,结果是外口引流不畅,瘘管还易复发。

③挂线不易脱落:挂线疗法是利用橡皮筋弹性回缩力将瘘管勒开,故一般挂线是在10至15天左右自然脱落。但临床上会遇到挂线月余不脱者,徒增了患者的痛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