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此诗写山中幽居的景象,同时表现诗人闲适的心情,刻画十分传神,是吴均的代表作之一。山边可见阵阵山岚林烟,竹中能看到落日的斜晖,鸟向着屋檐上飞来,白云从窗中飘浮而出。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从山脚升腾而起,渐渐弥漫了山谷,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时而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以想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作品名称: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

作品别名:

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创作年代:

南朝梁

文学体裁:

五言诗

作者:

吴均

目录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信息名称:《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

别称:《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年代:南朝梁

作者:吴均

体裁:五言诗

作品原文山中杂诗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1]

注释译文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2]

作品鉴赏此诗写山中幽居的景象,同时表现诗人闲适的心情,刻画十分传神,是吴均的代表作之一。

山边可见阵阵山岚林烟,竹中能看到落日的斜晖,鸟向着屋檐上飞来,白云从窗中飘浮而出。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从山脚升腾而起,渐渐弥漫了山谷,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时而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以想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两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逗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像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1]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南朝梁初为吴兴主簿,公元507年(天监六年)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迁奉朝请。为人有个性,人称“古之狂者。”因私撰《齐春秋》被梁武帝免职,后奉诏撰《通史》,未及成书而卒。诗文多描绘山水景物,而文胜於诗,风格以清丽挺拔见长,世称“吴均体”。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本传。原集二十卷已佚,明张溥辑有《吴朝请集》。[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