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142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高原142(原代号3142)

审定编号:青审麦2007001

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999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高代品系,组合为:BABAX/4/BOBWHITE/CROWN//BUCBUC/PAVON/3/VEERY#10/5/BABAX。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安生态试验站选择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102.9±3.14厘米,株型紧凑。芽鞘绿色,幼苗直立,苗绿色、无茸毛。叶相中间型,叶色浅绿,叶耳紫色。单株分蘖数4个,分蘖成穗率78%。穗下节间长43.01±3.21厘米,茎粗0.35±0.03厘米,旗叶叶面光滑无茸毛。穗纺锤形、长芒、白色,穗密度指数15.78 ,属稀。穗长10.88±0.54厘米,小穗数18.17±1.18个,不孕小穗1.13±0.73个,穗粒数53.37±5.28粒。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椭圆形,颖肩斜肩,颖嘴锐形,颖脊明显到底。籽粒椭圆形、白色、饱满,腹沟浅窄,冠毛较少。春性,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08天±8天,全生育期126天±6天。抗倒伏性、抗寒性、耐青干能力中等,抗旱性弱。中抗小麦条锈病、叶枯病。

品质产量:千粒重51.51±3.53克,经济系数0.45,籽粒容重766.1±9.05克/升。籽粒角质,粗蛋白质13.1%,湿面筋25.49%。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400-470千克/亩,高水肥条件下产量470千克/亩。

栽培要点:播前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亩,纯氮7.5千克/亩,五氧化二磷4-5千克/亩。播种期3月上旬(东部农业区)至4月上旬(柴达木盆地),白天土壤解冻5-6厘米时抢墒早播,播种深度3-4厘米。播量17-24千克/亩,保苗25-35万株/亩,总茎数45-55万茎/亩,有效穗数28-40万穗/亩。二叶至三叶期浇头水,分蘖期浇二水,抽穗、灌浆和麦黄时分别浇三、四、五水。苗期中耕除草1-2次,抽穗后拔高草1次。

适宜地区:适宜在我省东部农业川水地和柴达木盆地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