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砂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压砂田,是中国西北宁夏地区独创的一种治沙模式。

滚滚黄沙随风而来,不断向绿洲侵蚀,与人类争夺着宝贵的生活空间。防风治沙成为世界性难题。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近年变被动防沙治荒为主动开发利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向荒山、荒漠和沙漠要土地、要效益,从而突破了政府长期以来“只投入,无产出”的生态建设困局,不仅使大片原本毫无生产能力的荒凉土地也开始“流金淌银”,而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宁夏北西东三面被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包围,宁夏平原是在沙漠中保持的一块绿洲,时刻受到风沙的威胁。记者近日踏访中卫市南部的香山地区,却发现一幅完全不同的图画:沿山绵延百余公里的缓坡地上,到处是连片的压砂田,从田间砂石缝中长出来的西瓜拖蔓结果,翠色扑眼,与旁边山岭上荒芜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市农牧局局长刘仲虎说,香山地区现有压砂田108万亩,过去大部分属于荒漠,几乎寸草不生。如今压砂种瓜,年亩均产值可达800元以上,而且地里春夏秋三季有绿,生态效益明显。

压砂种地是来自民间的一项农业抗旱技术,即在地表铺垫一层砂石,可有效抑制蒸发、蓄水保墒。香山地区干旱和风沙交替为害,庄稼十年九欠。从2004年起,中卫市以政府补贴方式强力推广这项技术,香山农民四处拓荒压砂,大片荒漠化土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瓜田。因生长时节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这种从石缝中长出来的西瓜皮脆、瓤沙、含糖高,同时吸收了砂石里的微量元素硒,很快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进而催生了独具特色的硒砂瓜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