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香粳一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品种名称:牟香粳一号

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4

选育单位:中牟县农业科技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新香糯1号×息县香粳33

特征特性:属香粳稻类型,全生育期150天。株高116.6cm,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有弹性;叶色绿,生长茂盛,剑叶中长;分蘖力中等,每亩成穗数18.75万;散穗型,穗大粒多,穗长22cm,每穗总粒数111.05粒,结实率67.97%,千粒重24.42g;后期落色好,田间稻粒香味浓。

抗性鉴定:2006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对水稻稻瘟病菌代表小种ZB21 、ZC15、ZD7、ZE3、ZF1、ZG1小种表现为抗(0级);对穗茎瘟表现中抗(2级);对水稻白叶枯病菌代表病株KS-6-6表现为感病(7级),对浙-173和JS-49-6表现为中感(5级),对PX-079表现为中抗(3级);对纹枯病表现为抗。

品质分析:2006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3.3%,精米率75.7%,整精米率74.3%,垩白粒率28%,垩白度1.7%,直链淀粉含量15.3%,粒长5.3 mm,长宽比1.9,胶稠度70mm,透明度1级,蛋白质9.87%,铁10.9mg/kg,锌29.6mg/L,钙174mg/kg,硒0.017mg/kg。气味浓香,品质达国标优质稻米3级标准。

产量表现:2004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3.1kg,居15个参试品种第12位,比豫粳6号减产6.5%,差异显著;比对照黄金晴增产7.2%,差异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473.0kg,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11.6%,差异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13位。两年平均亩产稻谷478.1kg,较豫粳6号减产9.1%。

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09.6kg,较对照豫粳6号减产3.0%,居8个参试品种第7位。

适宜地区:作为优质特用品种可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一般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25~35kg/亩,1叶1心施断奶肥, 3叶期补施促蘖肥,移栽前5天左右适量追施送嫁肥,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2)栽插方式:一般6月中旬移栽,栽插株行距13.3cm×27cm,每穴3-4苗,做到浅插、匀栽。

(3)田间管理:施足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追肥控制施氮总量,一般本田总需氮量控制在13kg/亩左右,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分蘖肥宜早施、重施。适当增施钾、锌肥,有利于壮秆健叶,穗肥看苗酌施。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达到预期茎蘖数后,及时晒田,控水控肥,抑制无效分蘖,使水稻根旺秆壮。做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等的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