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抗日根据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平西地区包括宛平(今北京丰台区)、房山、涞水三个县大部,昌平、延庆、良乡(今房山区)、平西抗日根据地 斋堂川

[1]

涿鹿、涿县、蔚县、宣化、怀来等县一部。卢沟桥事变后,8月,昌平、南口、怀来、宣化和良乡等地沦陷;9月,房山、涿县、涞水、涿鹿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整个平西的重要城镇和广大地区陷入敌手,平西的大好河山笼罩于血雨腥风之中。

平西是晋察冀边区在北面强有力的屏障,创建平西根据地,可牵制敌人,巩固边区。

平西是华北的最前线,是八路军向热河、察哈尔前进的阵地;尤其是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重要阵地;也是冀中十分区的战略后方。

1938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进入斋堂川,创建北平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司令部设在西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在党的领导下,党员和群众骨干编成工作组分赴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平西展开。平西抗日根据地成为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