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产于西湖,又名西湖莼菜,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须以马蹄草进餐。而把马蹄草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羹鲈脍”之说,则在《晋书》中已出现。还有一个“莼菜之思”的故事;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马蹄草学名莼菜,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杭州西湖种植莼菜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西湖游览志》就有记载。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
莼菜不仅因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富含胶质秘维生素而被人赏识;而且“莼羹鲈脍”、“莼鲈之思”的典故,早在《世说新语》中就已出现,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莼菜汤又寓意着深厚的思乡、思国之情,故而近年来,一些国外归来的侨胞、远离家乡的游子,来到杭州,也常乐意点食这道名菜,寄托自己的情思。
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人称思乡之情为“莼鲈之思”,可见莼菜之迷人。莼菜与鸡丝、火腿同烹,碧翠鲜醇,清洌爽口。乾隆游江南,也必尝莼菜汤,有“花满苏堤抑满烟,采莼时值艳阳天”之诵。
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莼菜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杭州西湖的渔民种植马蹄草已有很长的历史。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第三大桥(即苏堤望山桥)栽种马蹄草。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马蹄草。一般要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内湖栽种。由于马蹄草种子发芽率低,一般采用茎蔓进行扦插繁植。挖取泥中越冬的地下茎或生长时期地上部分进行扦插。种植方法有斜插和平插两种,种前都要把水放浅。从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马蹄草的采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马蹄草,茎叶肥壮,鲜嫩,蛋白质多,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马蹄草,经过 加工,可以长期保存。用新鲜马蹄草可以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黄鱼羹”和“虾仁拌莼菜”,“莲蓬豆腐”等杭州名菜。烹制马蹄草也很讲究。以西湖莼菜汤为例,先将鲜马蹄草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捞出,放入汤碗中,然后把鸡肉,火腿原汤和盐一起放在锅内烧开,加入味精,浇在菜上,再撒上鸡丝,火腿丝,淋上熟鸡油,汤中马蹄草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马蹄草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马蹄草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马蹄草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药 名】:马蹄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薄叶驴蹄草的全草或根。
【功 效】:活血透疹。
【主 治】:治发痧,跌打损伤,扭伤。
【性味归经】:甘,辛,温。入脾,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外用:捣敷患处。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及陕西、浙江等地。
【拉丁名】:原植物薄叶驴蹄草Calthapalustris L. Var.mcmbra-nacea Turcz.
【考 证】: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