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雪科植物【种 名】: 白牡丹
【学 名】: Plumbago zeylanica
【科】:蓝雪科
【属】:蓝雪属
【形态特征】:
茎具棱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基部抱茎,全缘;花生枝端,穗状花序,萼筒状,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白色;花期冬季。
【生长习性】:
喜温暖潮湿,充分阳光,疏松、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在寒冷地区,冷室越冬(3-8℃)。
【园林用途】:
在温暖地区,可供花坛、花镜或花园中栽植;根、叶供药用。
白色的牡丹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我们的祖先爱牡丹,种牡丹的历史几乎和他们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谢康乐更具体指出种植的具体情况:“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纪,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体相属。
【白牡丹盆景】:
牡丹自古以来即隋唐开始至今有1500年。谓为文人骚客所喜爱,它的外貌端庄秀雅,雍容典雅华贵,富丽堂皇,仪态万千,国色天香,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极具有花中之王之典范。有唐代刘禹锡的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为证。她象征着至荣至贵、尽善尽美、、繁荣幸福、吉祥美好、兴旺发达,以至于她的名贵之处、档次之高是读书人的共识。
【中药价值】
牡丹,原为陕、川、鲁、豫以及西藏、云南等一带山区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
牡丹独有自己的中药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丰富的内涵寓意如下:
1、白牡丹盆景花摆设于家中,是品位至荣至贵的身份象征。
2、白牡丹寓意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是对女人的最高赞美,是女人心中最心仪的礼物。
3、 在盆景花中,牡丹花为花中之王,王者风范,系高档次,是送给亲朋好友最理想的选择,表达内心诚挚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4、 白牡丹摆设在办公室、卧室,当您看到她的美,给人以舒畅的视觉享受,睹物思人、启迪人生,以明智远、激发出内心深处的灵感。
5、 摆设在酒店、宾馆经商之地象征生意发达。
6、 白牡丹寓意做人的风格:王者风范,以及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7、 净化室内空气,美化居室环境。实践证明白牡丹可以消除室内墙壁散发出的有毒气体。
白牡丹在牡丹系列中是唯一有中药作用的,白牡丹在花开时,放在办公室、会客室、卧室内,其散发出幽香的气味,在人吸入的过程中,起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并起到保健作用,改善人体的微生物循环。

茶名按茶叶分类来讲,既不属于红茶也不属于绿茶,白牡丹是属于白茶的。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产地分布】:
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多年生攀缘状亚灌木。
目前产区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选取毫芽肥壮,洁白的春茶加工而成。
【白牡丹的传说】 :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制作工艺与茶质】:
其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采摘时期为春、夏、秋三季。其中采摘标准以春茶为主,一般为一芽二叶,并要求“三白”,即芽、一叶、二叶均要求有白色茸毛。白牡丹叶态自然,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遍布洁白茸毛,汤色杏黄或橙黄,汤味鲜醇。
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香毫显,味鲜醇;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主要出口港澳地区。
白牡丹,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放,故名。1922年以前创作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1922年政和县亦开始制作,渐成为本品的主产区。目前产区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选取毫芽肥壮、洁白的春茶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