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方城县二郎庙乡北5公里许。因该山有普严寺,尊奉大乘教而得名,为佛教名山。长21公里,宽10公里,主峰双山海拔711.2米,属桐柏山脉。有黑石山、白石山、玉皇顶、蔡山、霸王山等20余座山峰。形成于距今约五至七亿年前的前寒武纪,系雪峰山余脉。主峰海拔746米,面积333.33公顷。相传1072年宋将章淳在开发梅山时,于山上筑殿一座塑圣帝像一尊,招来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朝香拜佛。因此处佛教属大乘派,故山以佛教派称而名大乘山。大乘山气势雄伟,峰峦叠嶂,树木葱茏,山泉密布,溪涧纵横;西边资水环抱,北麓机器轰鸣;奇花花异 草装点四季,飞禽走兽嬉戏林间,流泉飞瀑随处可见。
大乘山景区峰峦挺秀,涧溪环绕,石多嶙峋,木多古翠,幽邃而绵长。1957年在此建大寺林场,林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5%,森林植被以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奇观为主,为伏牛山丘陵常绿叶阔叶林区。林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油松、水杉、刺槐、榆、杨、樟、银杏、栎类等树种及其他植物70余种,鸟兽四十余种,白鹭、鸬等达数万只,各种蝶类20余种。2000年7月省林业局批准建立大寺森林公园,经营面积4.3平方千米。“大乘晚照”为方城八大景之一,此外,“主山秋菊”、“大寺红叶”、“峻林松啸”、“百鸟争鸣”、“彩蝶飞舞”等景观也非常迷人。在青山绿水之中,坐落在森林深处的普禅寺(又名普严禅院、大寺),始建唐贞观年间(796~805年),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给风光秀丽的大乘山赋予了深奥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大乘山历代名胜有:六寨、六洞、五寺、四庵、四潭、一楼、一阁、一盆、一天门。六寨即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寨、石头寨、贾寨;六洞即:石佛洞、老虎洞、霸道洞、白马洞、主仙洞、三道洞;五寺即:普严寺、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寺;四庵即:党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四潭即:黑龙潭、白龙潭、青龙潭、响水潭;一楼即望家楼;一阁即观音阁;一盆即莲花盆;一天门即南天门。
现山上景观甚多,有"七步金桥"、"鸭子上树"、"水晶琼阁"、"瑶台望日"、"龙鼻喷水"、"铜锣谭瀑布"、龟兔竞走"、"卧龙戏水"、"十八茅湾"、"龙潭三叠潭"等众多的景点。缀于鸟语花香的绿水青山中,如诗如画,令海内外游子如痴如醉,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