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银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君山银毫,以注册商标“君山”命名,为黄茶类针形茶。唐宋时,以其形似鸟羽,称黄翎毛、白鹤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称之为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

银针茶的采制工艺:每年清明前三、四天开采鲜叶,以春茶首摘的单一茶尖制作,制1公斤银针茶约需5万个茶芽。其制作工艺精湛,对外形则不作修饰,务必保持其原状,只从色、香、味三个方面下工夫。经摊青、杀青、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等到工序,历时72小时。制作特点为杀青、烘焙均以较低温度进行;杀青动作须轻而快,既适度又避免断毫脱;烘包发酵时用桑皮纸包裹,历时长达60小时。近几年来改“杀青”为“蒸青”,提高了芽头在杯中的竖起率。

君山银针,独具韵味,其成品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素有“金镶玉”之美称;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甜爽,叶底肥厚匀亮。

如若以玻璃冲泡,则别有一番奇美景象;当以沸水(稍待落滚)注入杯中时,芽头开始冲向水面,几分钟后,茶芽徐徐下沉,由横卧渐渐悬空竖立,沉浮起落,往复三次,趣称“三起三落”;所泡偶尔留于芽尖,如誉喙含珠;最后茶芽竖于杯底,似鲜花笋萌发,刀枪林立,茶形与激发色交相辉映,茶香四溢,丽景飘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