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在现任弼时中学的校址创建了选拔秀才的考棚。民国十年(1921年)永新社会贤达刘彭龄、肖辉锦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禾川中学。民国三十八年七月(1949年7月)以禾川中学为基础,将永新县中、四维中学、华南中学合并为永新联合中学。1950年,经省政府批准,定名为江西省立永新中学,面向江西的永新、宁岗、安福、莲花四县和湖南的茶陵、攸县等地招生,一度成为湘赣边区文化教育中心。195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4年8月7日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1985年4月3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名字命名,将永新中学更名为任弼时中学。
任弼时中学按照省重点中学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分三年剥离初中,现只有高中部,共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2700人。全校教职工198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62人;本科学历73人,专科学历95人;男教职工162人,女教职工36人;中共党员58人。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2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为30437平方米。有省一流科教大楼,其中有一个多媒体演播厅,两个60座电脑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教师电子阅览室、一个课件制作室,两个语音室,两个豪华物理实验室,安装了双控系统;有美观大方可容纳30个教学班教学大楼;有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实验大楼;有约5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有藏书近10万册、报刊400多种的图书馆;有可容纳1000多人住宿的男生公寓;有实用舒适的三栋教工宿舍楼。校园内还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任弼时同志的故居,有烈士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子珍享,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
任弼时中学是全日制公办学校,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开足了所有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有将军书法家李真同志亲笔题写的校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形成了“严教爱生、敬业务实”和“尊师守纪、勤学奋进”的学风。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制度化和德情化并举”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严谨而不死板,量化而不繁琐;分工而又合作,竞争而又和谐”的管理格局,使学校管理更具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在教育教学上,以培养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狠抓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形成了“备课—说课—听课—议课”系统化的集体备课系统,使教学教研更趋自主性、广泛性、合作性、实效性。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团结拼搏,勤奋向上,勇于创造,与时俱进的良好校风。任弼时中学创建八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才,在莘莘学子中有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恩茂,无产阶级革命家贺敏学、贺子珍、贺怡,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李治;有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欧阳自远,国内外著名的古建筑学家龙庆忠,饮誉南北的医学家王子王千;有造诣很深的音乐家唐学泳、贺大行等。解放后,又为高等学校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大学生。现在大多数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其中高科技人员已逾千人,现仍在外留学的有30多人。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办学质量和效益迅速提高,在教师中,有特级教师,有全国优秀教师,有全省优秀班主任,有陈香梅奖、张果喜奖获得者;有市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教学论文比赛和佳课比赛等活动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等文章200多篇。在学生中,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学科竞赛有300多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奖有30多人次。有4个学生获陈香梅奖,有两位同学被评为全国“希望之星”。
任弼时中学现任校长是谭厚坚。
学校荣誉
2007年5月 全县中小学校“万名学生红歌会”活动三等奖
2007年10月 县金鼎杯国庆篮球赛县直男子组第三名
2007年10月 全县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一等奖
2007年11月 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12月 中考优秀考点
2007年12月 《好一片美丽的茉莉花》获吉安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文艺演出重点中学组舞蹈类二等奖
2007年12月 《红旗颂》获吉安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文艺演出重点中学组声乐类二等奖
2007年12月 《永新儿女铸风流》获吉安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文艺演出重点中学组创作奖
2008年3月 教育重点工作先进学校高中组第一
2008年学校获得荣誉
2008年教师获得荣誉1
2008年教师获得荣誉2
2008年高考录取名单1
2008年高考录取名单2
2008年高考录取名单3
我校荣获2008年度全县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我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
我校荣获全县中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