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佛教遗址
坐落在中央邦博帕尔附近桑奇村的桑吉佛教遗址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物建筑,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12世纪的这段时间里修建的佛塔、修道院、寺庙及圣堂被保存下来。
相传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共建有8.4万座佛塔,其中8座建在桑奇,现存三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又称桑吉大塔):它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随后的国王统治时期,其公主和王子均被送到斯里兰卡去学习佛教文化,后来国王、王后及他们的臣民改变了原有的宗教信仰,转而信仰佛教,因而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具有浓厚的佛教传统气息。
桑吉大塔为半球形建筑,直径约36.6米,高16.5米,原为埋藏佛骨而修建的王墩,后来又加砌了砖石,顶上增修了一方形平台和3层华盖,并在底部榴筑了石制基坛和石制围栏,整座大塔雄浑古朴,庄严秀丽。南北东西四方建有4座陀兰那(沙石塔门牌坊),其中最古老的南门为公元前75年到20年建造。大塔和4座佛兰那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衍缛富丽。
桑吉佛塔一号遗址附近有一个砂岩的寺庙建筑仍是当年未竣工的模样,它最出名的地方在于仍保存着阿育王的一个诏书,该诏书主要内容写的是:任何有害于佛教文化交流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否则将受到国王的制裁。
佛塔二号遗址在山坡的底层;而一号、三号遗址和公元五世纪、七世纪修建的两个歌普特寺庙即十七、十八号遗址则修建在山坡中间;而其最高峰修建的是一个修道院。
桑吉佛塔一号遗址精巧的通道设计是古代经典艺术的最伟大的写照,它是由斯特哈恩斯在公元一世纪修建的,漫步在其中随处可见的是佛陀的故事和随后的佛教发展历史的轶事。
桑吉佛教遗址所具有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桑吉佛教建筑遗址就没有后来的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因为它给后来者们拓宽了思路,开通了灵感。第十七号哥普特寺庙被认为是印度建筑风格里最具有逻辑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在它身上体现出了中世纪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中,所有必须采用的建筑规律。
在桑吉山附近不到十公里方圆的范围内还有很多古遗址例如:公元前二世纪修建的寺庙、公元后五世纪修建的石窟以及在维德斯哈城市中的龙哈吉山上的历史遗迹,他们和桑吉佛教遗址一样都是很伟大的历史名胜遗迹。
毫无疑问,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它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评价:
桑吉佛教建筑群距离博帕尔约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着平原。这些建筑包括巨石石柱、宫殿、庙宇和寺院。大部分建于公元前2至1世纪,都不同程度的保存下来。这个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2世纪前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