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种中文名:短唇鼠尾草
种拉丁名:Salvia brevilabra Franch.
种别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命名来源:[Bull.Soc.Philom.Parisser 8: 3. 1891]
中国植物志:66:089
英文植物志:17:201
系中文名:毛地黄鼠尾草系
系拉丁名:Ser.Digitaloidites
亚组中文名:多年生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Perennes
组中文名:宽球苏组
组拉丁名:Sect.Eurysphace
亚属中文名:弧隔鼠尾草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Salvia
族中文名:鼠尾草族
族拉丁名:SALVIEAE
亚科中文名:野芝麻亚科
亚科拉丁名:Lami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產地分佈产四川西部
形态特征多年生上升草本。茎高达60厘米,钝四棱形,具槽及细条纹,被平展的具节疏柔毛。叶有根出叶和茎生叶;根出叶的叶柄扁平,长达13厘米,被平展白色具节疏柔毛,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9—11厘米,宽S一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边缘有粗大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纸质,上面绿色或常带紫色,下面较淡,两面均被具节疏柔毛,尤以脉上为多,下面密布红褐色腺点;茎生叶叶柄长0.5—2.5厘米,叶片较小,宽三角状卵圆形或三角形。轮伞花序2—6花,彼此疏离,下部者相距2—5厘米,上部者稍密集,组成长13厘米的总状花序,有时在此花序下部分枝,因而形成圆锥花序;苞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不明显的锯齿或近全缘,有柔毛状缘毛,两面疏被柔毛;花梗长2—4毫米,与序轴密被具节疏柔毛。花萼钟形,长约1厘米,有显著的脉纹,外面主沿脉上被具节疏柔毛,余部密被粉状短柔毛,内面散布微硬伏毛,边缘被具节疏柔毛,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约5毫米,宽8毫米,全缘,先端有彼此靠合的3短尖。下唇长约6毫米,半裂成2齿,齿卵圆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花冠蓝紫色,长约2.5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在上唇片上尤多,内面离基部牛毫米有水平向的疏柔毛毛环,冠筒钟形,长约2厘米,中部以上在腹面臌起,至喉部微收缩,宽约9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5毫米,宽8毫米,先端深凹,下唇长约10毫米,宽14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宽倒卵圆形,顶端微凹,长5毫米,宽6—7毫米,侧裂片半圆形,宽约4毫米。能育雄蕊水平伸人花冠上唇下,花丝扁平,长7毫米,药隔弯成弧,上下臂近等长,二下臂末端各有药室,互相联合,退化雄蕊不明显,长2毫米。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下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稍膨大。小坚果椭圆形,无毛,深褐色,先端圆形。花期7—8月。
生長習性生于山坡、草地及林地上,海拔3200—38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