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放旧时一种运输工具。又称“放水柴”。
50年代前,柴商将购买的松柴块,散放在梅溪、芝溪、金沙溪等溪河中漂流,沿溪人工进行跟踪疏通,在县城河床宽阔、水流平缓处设框围截并打捞捆装,然后用木帆船运往福州、长乐等地出售。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五都龙池村柴商大户黄见珠每次放溪柴片多至万担以上。据1949年12月统计,县内松柴块年漂放量达11.5万担。最后一次是1957年,文泉中学(闽清二中)总务处到五都买1万多公斤松柴片,漂放至学校所在地溪流打捞起来。此后,这种运输方法便已绝迹。
笑话军事旅游美容女性百态母婴家电游戏互联网财经美女干货家饰健康探索资源娱乐学院 数码美食景区养生手机购车首饰美妆装修情感篇厨房科普动物植物编程百科知道汽车珠宝 健康评测品位娱乐居家情感星座服饰美体奢侈品美容达人亲子图库折扣生活美食花嫁风景 | 首页 |
漂放旧时一种运输工具。又称“放水柴”。
50年代前,柴商将购买的松柴块,散放在梅溪、芝溪、金沙溪等溪河中漂流,沿溪人工进行跟踪疏通,在县城河床宽阔、水流平缓处设框围截并打捞捆装,然后用木帆船运往福州、长乐等地出售。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五都龙池村柴商大户黄见珠每次放溪柴片多至万担以上。据1949年12月统计,县内松柴块年漂放量达11.5万担。最后一次是1957年,文泉中学(闽清二中)总务处到五都买1万多公斤松柴片,漂放至学校所在地溪流打捞起来。此后,这种运输方法便已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