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灰斑病在叶上病斑暗褐色至灰白色圆形斑,直径2~6毫米,边缘清晰。后期中央散生小黑点。病斑常密集,融成大斑,叶片焦枯。
果上染病。褐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稍下陷,中有黑色小点。病部深入果肉,褐色,疏松。圆斑病病斑呈黑色污斑,不规则或放射状,上生黑褐色小 点。果肉硬化或坏死,有时龟裂,灰斑病病斑呈灰褐或黄褐色圆斑,稍下陷,中央散生微细小粒点。
病原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褐斑病菌(Marsso-nina mali(P.Henn)Ito.),称苹果盘二孢菌,有性世代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称苹果双壳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其菌丝体产生菌索,穿行于寄主表皮下。当产生分生孢子盘(小黑点)成熟后突破表皮,释放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双胞,上大下小。
发病特点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盘)或子囊盘,在落地病叶中越冬。次年春雨后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树体,侵染叶片,出现病斑。圆斑病发生较早,华北 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2~3周后进入盛期。褐斑、灰斑病一般同时发生,5~6月发生,7~8月盛发期,秋季发生为害重。以高温多雨为流行条件,凡 管理粗放、树冠郁闭、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重。国光、红玉、青香蕉、金冠发生较重,但各自抗3种病害的能力有差异。
防治方法(1)栽培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清除落叶、落果、集中烧毁。
(2)药剂保护。应结合烂果病害防治,综合考虑化学防治安排,关键要掌握好喷药期。药剂同轮纹病。幼果期喷锌铜波尔多液,也可选用30%绿得保胶悬剂 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等。雨季可加展着剂“6501”1000倍液或其他展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