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唇卷瓣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植物名称 ?瘤唇卷瓣兰(台湾兰科植物)日本卷瓣兰(台湾植物志),日本红花石豆兰(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

形态特征根状茎纤细,粗约1.2毫米,在每相距7-18毫米处生1个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长5-10毫米,中部粗3-5毫米,顶生1枚叶,幼时被膜质鞘,干后表面具皱纹。叶革质,长圆形或有时斜长圆形,通常长3-4.5厘米,中部宽5-8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为长约2毫米的柄,中部以上边缘具细乳突,干后边缘稍下弯。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通常高出叶外,长2-3厘米,伞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0.8毫米,具3枚筒状鞘;花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4毫米;花紫红色;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中部以下宽1.5毫米,先端短急尖,具3条脉,边缘全缘;侧萼片披针形,长5-6毫米,基部上方宽约2毫米,向先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具3条脉,中部以上两侧边缘内卷,基部上方扭转而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彼此靠合;花瓣近匙形,长2毫米,上半部宽1.5毫米,先端圆钝,具3条脉,边缘全缘;唇瓣肉质,舌状,向外下弯,长约2毫米,基部上方两侧对折,中部以上收狭为细圆柱状,先端扩大呈拳卷状;蕊柱长约1.5毫米;蕊柱足长约1毫米,其分离部分长0.5毫米;蕊柱齿钻状,长0.7毫米;药帽半球形,前缘先端近圆形,全缘。花期6月。

分布及生境产福建北部(崇安)、台湾(苗栗以北地区)、湖南西南部(洞口)。广东(地点不详)、广西东部至东北部(兴安、金秀)。生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岩石上。也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产地)。 本种的唇瓣先端增厚呈拳卷状,易与本组其他种区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