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倒刺鱼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情况光倒刺鱼巴(spinibarbrscaldwelli(Nichols)地方名叫青鳟、君鱼、军鱼、白鲤、石捐、粗鳞、光鱼。为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四须鱼巴属。光倒刺鱼巴自然分布很广泛,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的江河水系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该鱼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病害少,是目前广西和珠江三角洲渔民追捧的养殖热点。

该鱼属广温性鱼类,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其食欲减弱,水温超过34℃时,鱼基本不摄食。因此,在高温季节应加大换水量。该鱼耐低氧能力低于四大家鱼,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正常生长,池水溶志量要求在4毫克/升PH值以6.8~7.5为宜。

该鱼为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中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幼虫为食。在微流水池塘养殖中也食蔬菜、番薯、南瓜等,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对食物并无严格选择、食性较杂。苗种刚进池时用鳗鱼饲料驯化诱食,以后逐渐地渡到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养殖业发展光倒刺鱼巴既适宜池塘单养或池塘混养,又适宜水库、江河网箱养殖。在广西、广东、福建推广养殖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商品鱼市价在60元/千克左右。

近年来,由于江河捕捞过渡,水质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仅靠捕捞野生种苗已无法满足池塘养殖的需要,因此,广西、广东的水产科技工作者都在积极开展光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广东韶关市水产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光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9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工艺还有待完善。

因此,光倒刺鱼巴是近几年池塘、网箱养殖的新品种,其养殖经济效益很显著,各地可推广养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