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玉1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潞玉1号(原潞玉9850),是长治市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外引系8723为母本,自选系潞自388(潞自244)为父本于1998年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

1、 选育目标

产量指标,比农大108增产5~8%左右。适应山西省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类区域春播种植。抗大斑病、青枯病、粗缩病、穗粒腐病、丝黑穗等主要病害。抗旱、抗倒能力较强。品质,达到或超过农大108。选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中秆大穗型品种。在我省中晚熟春播区占有一席之地,在长治地区有较大面积。

2、 选育经过

2.1 母本为外引系8723,具有较高的配合力,株型紧凑、清秀,后熟较快。

2.2 父本以连87×330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南北加代,于1997年春完成系统选育,性状表现稳定,同年用8723与较好的穗行388行进行组配,此穗行现命名为潞自388。

1998年鉴定结果,亩产841.6kg,比临近对照农大108亩产708.4 kg增产18.8%。且表现长势整齐旺盛,各种农艺性状适中,基本达到育种目标的要求。为制种方便将组合改为反交,即8723×潞自388。

2.3 潞玉1号(潞玉9850)参加各级试验产量表现

2000年参加本公司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877.5kg,较对照农大108亩产790.5 kg,亩增产87 kg,增幅11.6%,达到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的第二位;2001年品比结果,平均亩产791.5 kg,比农大108亩产757.4 kg,亩增产34.1 kg,增幅4.1%,仍为第二名。两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834.5 kg,比农大108对照增产7.8%。

2002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0 kg(7个试点6增1减,减产点比对照减产0.5%),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0%,居试验的第6位;2003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722.4 kg,较农大108对照增产4.2%,名列第7位。二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1.2 kg,比农大108增产4.6%。2003年同时参加省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9.6 kg,比农大108增产6.6%。

同时,进行省内外布点试验,在黄淮海夏播区的山东鄄城和河南濮阳市农科所试验,平均亩产656.3 kg,较农大108增产11.8%;省内的长子县、潞城市、壶关等地试验平均亩产686.8 kg,比农大108增产5.1%。

3、 品种特征特性

潞玉1号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株高265 cm左右,穗位高90cm左右,株型半紧凑。果穗长筒形,穗长24cm,穗粗5.8cm,穗行16~18行,行粒数45粒,穗粒重235.5g,出籽率85%,千粒重400g左右,粒型半马齿,黄色,穗轴红色,商品性好。生育期128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保绿成熟。生育期中表现抗倒性强,抗旱性中等。据有关单位鉴定,高抗青枯病、粗缩病,抗大斑病、穗粒腐病,中抗小斑病,感矮花叶病,高感丝黑穗病。

4、 栽培技术及制种要点

在长治地区于4月下旬适期晚播快出苗,同时避免连作,用防治丝黑穗病专用包衣剂拌种,以减轻丝黑穗病的为害。选择中等肥力的土地种植,亩留苗2800~3300株,在农家粪和N、P化肥施足的基础上,于拔节~孕穗期间亩追尿素15kg,并适期中耕管理。

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其种植行比为1:6,密度为3500~4000株/亩。带叶抽雄,及时、干净,并人工辅助授粉1~2次,提高制种产量。制种产量一般在250~300kg/亩。

5、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盆地春播中晚熟区种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