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湘玉10号
选育人:彭继福
审定编号:湘品审证字第407号
品种来源:湘玉10号(组合名7164×毛白11)是我所于1993年以“7164”为母本与“毛白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199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命名为“湘玉10号”。
特征特性:湘玉10号株高259㎝,穗位高120㎝,茎粗2.1㎝,叶片数20-21叶,穗上叶较上冲,穗下叶平展,叶色浓绿,活秆成熟。果穗大,圆柱形,穗长23.20㎝,穗粗5.2㎝,穗行数14-16行,平均穗粒数532粒,千粒重305克,秃顶度低,出籽率84.7%,春播出苗至成熟117-130天,较掖单13长5天。高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稳产性佳、品质优。
产量表现:湘玉10号1993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联合区试,平均亩产425.3公斤,比对照掖单13增产11.7%,居第一位;1995—1996年参加湖南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442.4公斤,比对照增产9.4%居参试组合第一位;1998年湖南省多点示范,平均亩产536.5公斤,比对照掖单13增产12.4%,现已在武陵山区广泛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在气温稳定通过13℃播种。春播露地玉米播种期应因地制宜,采用地膜覆盖,地膜育苗移栽可提早7-15天播种。
2、合理密植,每667㎡用种1.5-2公斤,种植3000-3300株为宜。
3、施足底肥,足墒播种。
4、防治病虫害。
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抗病性较强、耐旱、产量高、稳定性佳、品质优。
获奖情况:1993年获湘西自治州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