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种中文名:欧洲酸樱桃
种拉丁名:Cerasus vulgaris Mill.
国内分布:我国辽宁、山东、河北、江苏等省果园有少量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原产欧洲和西亚。在北欧各国广泛栽培。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Gard.Dict. Ed. 8,C no.(1768) : . 1768]
中国植物志:38:057
英文植物志:9:409
组中文名:芽鳞组
组拉丁名:Sect.Cerasus
亚属中文名:典型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Cerasus
属中文名:樱属
属拉丁名:Cerasus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lo米,树冠圆球形,常具开张和下垂枝条,有日寸自根蘖生枝条而成灌木状;树皮暗褐色,有横生皮孔,呈片状剥落;嫩枝无毛,起初绿色,后转为红褐色。叶片椭圆倒卵形至卵形,长5一7(一12)厘米,宽3—5(一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并常有2—4腺,叶边有细密重锯齿,下面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叶柄长1—2(一5)厘米,无腺或具1—2腺;托叶线形,长达8毫米,有腺齿。花序伞形,有花2—4朵,花叶同开,基部常有直立叶状鳞片;花直径2—2.5厘米;花梗长1.5—3.5厘米;萼筒钟状或倒圆锥状,无毛,萼片三角形,边有腺齿,向下反折;花瓣白色,长10—13毫米。核果扁球形或球形,直径12—15毫米,鲜红色,果肉浅黄色,味酸,粘核;核球形,褐色,直径5一8毫米。花期4—5月,果期6一7月。 2n=32。
产地分布:原产欧洲和西亚,自古栽培,尚未见到野生树种,据测可能为草原樱桃与欧洲甜樱桃的天然杂交种(C.fruticosa XC.avium),由于长期栽培,有很多变种变型, 如重瓣f.rhexii,半重瓣f·plena、粉色重瓣f·persiciflora,小叶f.umbraculifera,柳叶f.salicifolia,矮生var.frutescens,晚花var.semperflorens等,果树品种尤为众多,在北欧各国广泛栽培。我国辽宁、山东、河北、江苏等省果园有少量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