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个人简介张勇安,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 1982年,国家经委选择“旋转式飞剪”作为板带剪切设备的突破口,张勇安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攻克了技术难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日本东研公司的水平,并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后经改进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从事剪切设备的研制工作以来,有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1991年以来,张勇安主持了十一条剪切线的科研开发、设计、调试工作,其中国家重点工程武汉硅钢40万吨扩建工程中的CS3、CS4线,技术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人物特写张勇安自从事剪切设备的研制工作以来,有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1991年以来,他主持了十一条剪切线的科研开发、设计、调试工作,其中国家重点工程武汉硅钢40万吨扩建工程中的CS3、CS4线,技术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国家经委选择“旋转式飞剪”作为板带剪切设备的突破口,张勇安同志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攻克了技术难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日本东研公司的水平,并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后经改进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高剪切线的生产率和装机水平,通过优化软、硬件结构,配制计算机控制,终于在保证定尺精度的基础上,将剪切速度提高了一倍,开发出了高速停剪机。在5年多的时间里,共推广了8套生产线,为西重所直接创造产值3500多万元。在剪切设备领域,张勇安还对纵切机组开发了新技术:“新型圆盘剪胀缩式刀轴”获国家专利。
1990年,武汉硅钢厂40万吨扩建,其中两条纵剪分卷线意向国产化。武钢以世界先进水平提出技术指标,其核心设备——圆盘剪拟从世界著名的带钢剪切设备制造商德国乔科公司引进。张勇安作为武钢的技术主谈,在与乔克公司的多轮谈判中,展现了中国人在纵剪领域的技术水平,1993年初,武钢公司做出最后决策,与西重所签订了硅钢CS3、CS4剪切线合同,为国家节约资金2亿多人民币。张勇安是这两条剪切线的工程负责人。经过3年多的奋斗,于1996年9月28日一次通过连续72小时的功能考核,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合同要求,主要指标超过合同要求,整机性能超过日本同类设备,被武钢誉为“国产化设备的典范”。武钢工程刚结束,张勇安又踏上了宝甬工程的战场。宝甬特钢公司由宝钢集团、日本日新公司、宁波市三方合资组建,共有7条生产线,其中5条进口。张勇安同志作为西重所技术主谈和日本住仓公司、德国SUNDWIG公司另两条线——纵切线、横切线展开激烈的竞争。合理的方案、适中的价格、先进的装机水平、在剪切线上的业绩,使宝甬业主之一——日方代表也连“OK”,最终签约,合同金额高达3400万元。张勇安在工程现场整整呆了一年。好多次发高烧打吊针,等护士一拔下针头,他又来到了车间。他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到了厂家的赞誉,赢得了周围同志的敬重和拥戴。
张勇安为人诚恳,态度谦逊,待人宽厚,助人为乐,勤奋好学。他担任研究室党支部委员,对支部工作倾注了很大热情,与行政领导配合默契。他特别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在思想、工作上言传身教,在技术上对年轻人请教问题百问不厌。在他周围工作的同志被他的精湛技艺、渊博学识所折服,对他的道德情操赞叹,把他当作学习的楷模。
上海大学副教授人物简介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
教育
2002-200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1999-2002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1995-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
访问与进修
2010年8-12月 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9年9月-2010年8月 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史系访问副教授
2005年7月-2007年6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专书
《变动社会中的政策选择:美国大麻政策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代表性论文
[1]“Drug Trafficking from North Korea: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Policy,” CNAPS Research & Commentary,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c. 3, 2010.
[2]《美国医学会药品广告政策的制度化》,《史学月刊》2010年第12期,第82-94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3]《万国改良会与国际禁毒的缘起:以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召开为中心》,《学术月刊》2009年第8期,第135-145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4]《美国医学界与1848年<药品进口法>的颁行》,《世界历史》2009年第3期,第82-91页(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美国大麻管制的源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129-138页。
[6]《业界利益与公共福利双赢:美国医学会与药品管理的联邦化》,《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4-154页。
[7]《美国大麻史政策研究:文献的整理与批评》,《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7-169页。
[8]《荷兰禁毒政策的源起与流变:以“咖啡馆体系”为中心》,《欧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7-134页。
[9]《美国与墨西哥禁毒合作的不对称性:以“百草枯喷洒项目“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57-67页。
[10]《多边体系的重建与单边利益的诉求:以美国批准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为中心》,《欧美研究》(台北)2006年第2期,第315-357页。
[11]《美国州与大麻管制的联邦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第69-76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试论布什政府的毒品管制战略》,《美国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6-126页(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与全球禁毒体系的建立
[2]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Cross-border Drug Trafficking of Asian Origins
[3]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美国医学界与毒品管制的源起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医学会与毒品管制的源起
科研获奖
[1]2010年,《变动社会中的政策选择:美国大麻政策研究》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2]2010年,《业界利益与公共福利双赢:美国医学会与药品管理的联邦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