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中 文 名 黄帝
俗名别名 金松鼠(香港)
英 文 名 Benga Peacock
拉丁学名 Aulonocara baenschi Benga 命名者,年份 Meyer & Riehl, 1985
参考文献 Marechal, C., 1991. Aulonocara.. p. 11-17.
品 种 斯图亚特
地理分布 分布在非洲马拉维湖(Lake Malawi),是该湖区的特有种族。报告显示在奇波卡(Chipoka)、Maleri群岛(Maleri Islands)、Nkhomo以及Usisya均可见其踪迹。
气 候 带 热带,南纬13-15度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习 性 栖息于水深10-30米之间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湖底沙子丰富同时岩石峭立的地方。性格温和,行一夫多妻制。主要以生活在湖底的沙土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体形尺寸 最大体长13cm
繁殖方式 口孵式
食 性 肉食性
领 域 性 中低
饲养难度 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复 力 高,族群倍增时间少于15个月 设缸环境 设缸类型 淡水生态缸:石头、水草以及底沙。 珊瑚缸适应性 最小缸容量 130升水 缸水温度 野外22-26℃,水族箱环境建议不高于30℃。
缸水比重 缸水pH值 pH 7.2-8.2
照明环境 暗光
黄帝雌性成鱼全身褐色,色彩比较平实普通,而雄性成鱼的体侧有明显的黄色,头部面颊附近呈现出亮丽的金属蓝色,非常的美丽,因而在国外又有“孔雀鱼”之称。
一般来说,黄帝从幼鱼开始饲养的话,差不多需要2年时间的精心饲养才出现完美的颜色。与其它的孔雀鲷属鱼种一样,黄帝在原生环境中,主要生活在湖底沙子丰富同时岩石峭立的地方,以生活在湖底的沙土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在鱼缸里头,黄帝容易混养。但是,如果与非洲王子等Mbuna类的鱼只一起混养的话,它们往往会因为温和、动作缓慢而受到欺负,所以要加以注意。最好是与皇冠阿里、蓝天使等非常温和的鱼一起混养。
最理想的饲养密度是在150公升以上的鱼缸里头饲养1条雄鱼和6条雌鱼。雄鱼一般来说比雌鱼攻击性强一些。和其他马湖慈鲷的繁殖方式一样,黄帝也采取口孵繁殖,完全成长后的雌鱼的一次的含卵的数量大约在20-4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