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珍珠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中文名:大花珍珠菜

种拉丁名:Lysimachia violascens Franch.

科中文名:报春花科

科拉丁名:Primulaceae

属中文名:珍珠菜属

属拉丁名:Lysimachia

国内分布:滇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Journal de Botanique (Morot) 9(24): 459 1895]

中国植物志:59(1):122

英文植物志:15:74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单生或2-3条簇生,直立,高30-90厘米,下部近圆柱形,上部微具棱,初被褐色无柄腺体,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在茎下部有时近对生,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3.5-10厘米,宽0.6-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无柄或近于无柄,边缘微呈皱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有不规则的暗紫色或黑色腺点或腺条。总状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苞片线形,约与花梗等长;花梗长5-7 (13) 毫米,向上伸展;花萼长5-6毫米,分裂近达基部,顶端锐尖,边缘膜质,背面有4-6条褐色粗腺条;花冠淡红色,钟状,长8-12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4-5毫米,裂片倒卵形,先端圆钝,裂片间弯缺窄,成锐角;雄蕊比花冠短近1/3,花丝贴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分离部分长约4毫米;花药椭圆形,长1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25.5-28.5) × (17.5-21)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子房无毛,花柱长约6毫米。蒴果球形,直径5-6毫米。花期7月。

生态习性: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西北部(鹤庆、洱源)和四川西南部(盐源)。模式标本采自洱源黑山门。

生长习性:生于松栎林下和林缘草地,海拔 2500-3200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