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摄影机的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

《持摄影机的人》

外文名称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更多中文片名: 持摄像机的人

更多外文片名:

Chelovek s kinoapparatom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Living Russia, or The Man with a Camera.....(USA)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编剧: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影片类型:纪录片

片长:80 min / Germany:68 min / UK:68 min

国家/地区:苏联

色彩:黑白

幅面: 35毫米无声标准银幕

混音:默片

级别:Australia:G / Finland:S / Brazil:18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6 reels)

制作公司:VUFKU

发行公司:

Amkino Corporation [美国] (USA)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国] (USA) (DVD)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美国] (video)

Kino Video [美国] (USA) (DVD)

上映日期: 1929年1月8日 苏联

剧情

本片是一部纪录前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摄影机如何记录以及摄影师剪辑师工作的影片。其基本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白天的辛勤工作以及人民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影片拍摄于苏维埃革命之后,片中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幕后花絮

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系苏联著名蒙太奇理论的“电影眼睛派”(Kino Eye)创始人维托夫用摄影机纪录的莫斯科的一天,在镜头和剪辑技巧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现。他强调用“抓拍”的方式捕捉生活的片段,并积极主张利用声画蒙太奇对电影进行革新,他的这套理论对后来的法国先锋派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60年代戈达尔组成过著名的“吉加·维托夫小组”,取名便是对这位苏联电影实验大师的推崇。

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

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

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影史上有着绝对地位的影片!

尚·卢治的《夏之纪事》就是向此片致敬的影片!

简介:

《带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它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影片呈现了一个缜密的套层结构:表层上是一部纪录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城市交响曲,其内层则讲述了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摄影师如何进行拍摄和剪辑。表层的城市交响曲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在内层结构中,从带摄影机的人拿着摄影机走出门口开始,讲述了通过“电影眼睛”即摄影机来纪录现实社会的过程。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纪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在理论上创造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所以本片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