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软着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经济软着陆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年度间经济增长率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围绕潜在增长能力上下波动,形成扩张与回落相交替的一条曲线。国民经济的扩张,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具有连锁扩散效应,在投资与生产之间具有累积放大效应。当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超出了其潜在增长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于是经济增长率将回落。“软着陆”即是一种回落方式。

“软着陆”是相对于“硬着陆”即“大起大落”方式而言的。“大起大落”由过度的“大起”而造成。国民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于是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降落。

软着陆的基本指标:

经济增长率>7%

失业率≤4.5%,但在中国现阶段不是很现实,在4.5-6%区间是可以接受的

通涨率≤4.5%,在中国现阶段,小于3%的理论指标是不现实的

“软着陆”和 “硬着陆”的指标主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扩张。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国就要利用紧缩性政策来压制通胀,但是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者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经济“着陆”。

但是,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

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

就中国来说,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绝对不能出现负增长的,所以经济学界通常把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7%叫做经济硬着陆,而如果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率平稳的降到8%——9%之间,并且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实现充分就业,并使得通胀率降到合适的区间,那么中国就可以称为软着陆成功。例如93、94年中国通胀率过高,我们伟大的朱总理运筹帷幄,使得中国通胀率下降,并且仍然保持8%——9%的高速增长(虽然后来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通缩),可以说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成就了另一个中国经济奇迹。

实质上,硬着陆指的是采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次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牺牲较多的国民收入将通胀率降到正常水平,优点是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到了政策目的,缺点是经济震动较大。软着陆着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的将通胀率降下来,优点是收入相对牺牲较少,缺点是时间较长,且受公众预期影响变数较大,不一定能达到合适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