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胚层化因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胚层化因子mesodermalizing agent

亦称为尾侧化因子(山田常雄)或中胚层诱导因子(mesoderm inducing factor,H Tiedemann)为作用于蝾螈早期原肠胚的预定外胚层,主要引起脊索、体节、前肾、血岛、肢芽等躯干部中胚层性器官原基的诱导因子。有效成分为蛋白质,已被山田等从豚鼠的骨髓和Tiedemann等从 9—11日鸡胚的提取液中提炼出来。两种样品对酸性溶剂的溶解度和沉淀常数虽差异很大,但对热却都极不稳定,用蛋白分解酶处理可失去活化。两者不仅能诱导中胚层性组织,还可诱导少量的神经组织以及肠上皮那样的内胚层性组织。最初指出该因子存在的是S. Toivonen( 1953),在他对有组织者作用的物质的研究中,发现用乙醇处理的豚鼠骨髓具有很强的中胚层性组织的诱导效果,他先称此为中胚层因子(德Mesodermagens),后来又改称为中胚层化因子。具有同样效果的因子在金线蛙的皮肤、小白鼠的骨髓和距蛙(Xenopus)的原肠胚上也可看到。许多实验表明,具有组织者作用的中胚层区,含有中胚层化因子,而其浓度梯度是沿着头尾轴分布,尾侧高,越向头侧越低。一方面本身在向中胚层性组织进行自体分化的同时,另一方面则与神经化因子协同对沿着胚轴的各器官原基的诱导进行对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