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树榛
[1]
张树榛,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参与和主持育成6批用于生产的冬小麦优良品种,其中农大183、农大36等是北部冬麦区第一批杂交育成的抗条锈病品种,在生产上广为种植,农大45、东方红3号、农大139等先后是华北北部的主栽品种,农大146等中秆品种曾在京、津、冀地区推广;坚持从育种实践中探索选育规律,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技术和培养农业人才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张树榛,1926年1月7日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现属深县)双井村。祖父是清朝末科进士,曾东渡日本学法政。父亲张云鹤,毕业于北京大学政经系,曾任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因同情、保护进步学生被国民党省教育厅撤职,此事曾引发了1932年的保定二师学潮。母亲谭景澄毕业于河北保定女子师范,后任小学教师。张树榛自幼受到这样一个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1931年入师大第二附小(现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习,该校教师们忠诚教育事业的精神给张树榛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由于学习成绩好,她被保送至师大女附中(现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1937年暑假,正当张树榛准备进入中学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那时,她的父亲正患重病,全家10余口人的生计只靠母亲当小学教师的收入实在难以维持,不得已,她们姐妹三人入学一个月后便忍痛辍学。后经过百般努力,由老师作保,在第二学期末才得以免费复学,继续后来的五年学习。身处苦难的沦陷区学生,时刻关心祖国兴亡,一些思想活跃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张树榛就是在这种氛围里逐渐成长。每当她听老师讲“我国地大物博,但贫穷落后,农村凋敝…”时,便联想起久在农村生活过的祖母讲农民糠菜半年粮、吃棉籽饼渡荒的辛酸往事。她想为什么不在这广大的土地上种粮食,让农民吃饱呢?农民吃饱了可以办教育办实业,农村不再凋敝,中国也就不再受列强欺负了。这种幼稚的想法使她产生了学农的愿望,在报考学医还是学农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后者,她认为学医可以救人,学农则可以救国。
1943至1947年张树榛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每年寒暑假,她都要从事家教或在教会办的妇女识字班中教课,得到的报酬贴补学杂费用。大学四年级时,她在马育华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大豆遗传育种方面的毕业论文。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协助丁巨波先生从事大蒜等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并带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实验。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1950年张树榛成为蔡旭教授小麦育种组的成员。此后长期一直在农学系任教,并参与和主持了小麦抗锈品种的选育及有关科学研究,先后发表论著50余篇。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张树榛1956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全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北京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在1979年及1983年两次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为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特殊津贴。1960年以来,多次获省市级以上奖励表彰。
技术成就张树榛以其勤奋努力成为蔡旭教授的得力助手和小麦育种组的骨干。曾参加和主持育成抗锈小麦良种6批约40余个,并主持过“六五”、“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项目中北京农业大学承担的任务。小麦育种组常年由五六人组成,是一个既有明确分工又能协同一致的集体,当时被誉为五个手指捏成拳头团结合作的集体。
张树榛分工负责“选种圃”工作,每年从杂种分离世代中选择优良品系送交产量比较试验。选种圃这个育种的中间环节要求她具备前联亲本圃,后联产比试验,综揽全局的能力。该组1957年定名推广的农大183、农大36、农大90、农大311等10 余个小麦品种是华北地区第一批杂交育成的抗锈良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辽宁等7个省市的一些地区广泛推广。这些良种后来又成为北方各地冬小麦育种的优良杂交亲本,育成了许多不同生态类型的衍生品种。1964至1967年期间育成的农大45、东方红1号、东方红2号、东方红3号以及1968年定名的农大139先后成为北部冬麦区的主栽品种,在60 至7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达1300万亩。其中,农大45的选育过程颇具特点:一是亲本组合配置少而精,1956年只作了5个单交,其中1个经三交后选育成为“农大45”;二是选育繁殖进度快,从第一代选择至定名并提供种子推广只用了7个年头;三是结合原种生产进行优中选优,又育成东方红3号等更好的后继品种,很快取代了农大45在大面积上推广,年种植面积达500 万亩以上。农大139是抗寒性强、返青早、早春生长快而繁茂、分蘖大而整齐、成穗率高、适应范围较广的品种,年种植面积约560万亩。农大139、东方红1号、东方红2号、东方红3号4个品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河北省科学大会奖。1968年育成的适于旱地种植的农大155一度是晋中地区的主栽品种,其姐妹系农大157曾在延安地区推广。1970年张树榛随校搬迁陕北,在那里又确定了洛农9号等几个新品种,在部分地区种植。1973至1978年北京农业大学迁至河北涿县期间,小麦育种组人员变更,地点分散,试验材料一度遭受人为破坏,困难重重,但她处变不惊,坚持工作。1981年育成的农大142、农大146便是在河北省三河县、天津市宝坻县和涿县农大试验站先后转移6个地点选育肯定的,这两个品种是华北北部第一批引入矮秆集约型血统的半矮秆品种,曾在京、津一带推广,其中农大146获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物育种是一个工作量大、例行操作多、时间性很强的工作,早期材料每株的遗传性状都不一样,就像一片生物遗传变异的汪洋大海,而要调查的性状中有许多是瞬息即逝的,因此很难另外抽出时间、安排人力专门进行基础理论和育种规律性的研究,只能靠结合育种实践总结经验。
1955至1957年,张树榛作为小麦育种组的主要成员参与总结十年来的育种工作,发表了题为《小麦抗锈育种工作总结报告》和《适于华北地区几个抗锈小麦新品种的育成(农大36、农大90、农大183、农大498)》两篇论文,明确提出华北地区冬小麦育种应以抗条锈病为主要目标并注意早熟性、抗寒性与分蘖性等,同时总结出选配亲本的几项原则。她在两篇论文中总结了所作杂交组合在9个世代中组合淘汰和后代选择的情况,并将育成品种的两个杂交组合历时10~11年的选拔过程列成示意图,用7000余株考种资料表明一些性状选择的适宜世代和选择效果。这两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较全面和系统的小麦抗锈育种经验总结。1962年张树榛发表了《小麦杂交后代性状选择与培育的研究》。该文根据1954至1958年从F2~F52155个系统及相应3643株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小麦杂种的早熟性、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应于F2开始选择,并指出株粒重早代选择无效。此外,还根据杂种材料分别在水浇地及旱地培育选择3~4年所得品系在水浇地及旱地的产量比较结果,说明在水浇地培育选择的品系在水浇地增产敏感性强,而在旱地培育选择的品系则对旱地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从而指出栽培条件对育种材料选择的重要性。1960年以前,由于米丘林、摩尔根学派之争时起时伏,生物统计学不能在育种工作中应用。她为了寻求规律,只能靠认真地积累调查资料,采用延续几个世代的大量品系与单株的系统追踪,以平均数、百分比、简单相关等几个参数来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性状选择的最佳世代,其结论和后来用遗传力估算法所得结果一致。
1980年张树榛等又根据该校小麦育种组30年的经验,写出题为《小麦抗锈育种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绘出了30 年来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18个已推广品种的系谱图,并通过对150个良种的系谱分析,强调了亲本选配时推广品种的血缘比重应占1/2以上,这里以“推广品种”代替了过去常用的“农艺亲本”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育种目标已日益全面,矮化、优质也提到日程,需要综合考虑参配亲本的利害得失合理进行复合杂交。同时,提出几个亲本间对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互补问题以及对不同生态特点的抗病亲本如何使用的经验。此外,还列举几个成功组合的育种群体状况,表明亲本组合的好坏是能否出好品种的关键所在,群体大小是第二位的,好的组合即使群体很小也有可能育成好品种;而不好的组合,群体再大也无济于事。她在1987年发表的《冬小麦矮秆优质新品种农大142、农大146 的育成》一文中指出,按早、繁/矮∥早、农/抗方式配置组合,并使参与双交的4个亲本都具备两个以上优点且能互补;外来亲本的晚熟等缺点被克服后,其潜在优越性可以得到发挥,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分离群体中是否出现期望型,而不只是根据综合评价选拔淘汰杂种组合,都是值得注意的育种策略。以上这些结论对小麦育种都有实际指导意义。
简历1926年1月7日 生于陕西省西安市。
1943年-1947年 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47年-1949年 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
1949年-1952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
1953年-1959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讲师。
1960年-1979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
1980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
1986年10月 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博士生导师。[2]
主要论著1 蔡旭,刘中宣,张树榛等.小麦抗锈选种工作总结报告.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5,1(1):7~30
2 蔡旭,张树榛,杨作民等.适合华北地区几个抗锈小麦新品种的育成.北京农业大学报,1957,3(2):124~152(主要执笔人)
3 蔡旭,刘中宣,张树榛.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作物学报,1962,1(2):85~96
4 张树榛.小麦杂交后代性状选择与培育的研究.作物学报,1962,1(3):198~206
5 张树榛.不同生产条件对小麦纯度影响的调查报告.作物学报,1956,4(2):171~176
6 张树榛等.植物遗传育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7 小麦育种组.T型小麦恢复系的选育.遗传与育种,1978(5):17~19 (执笔人)
8 张树榛,刘广田.小麦抗锈育种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作物学报,1980,6(2):75~84
9 张树榛,米景九.自然科学年鉴,1984.遗传育种(2):236~255,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0 张忠军,张树榛.对小麦形态性状间多元关系的分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12(4):379~384
11 张树榛,郎韵芳等.冬小麦矮秆优质新品种农大142和农大146的育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3(4):1~8
12 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3 何中虎,张树榛等.距离分析方法在T型杂种小麦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5(1):15~22
14 孙其信,张树榛.杂交小麦产量育种的系统方法Ⅰ.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5(3):253~258
15 张树榛.植物育种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16 张树榛,葛亚新.小麦理想株型研究Ⅰ:小麦株高梯度系列的株型,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6(2):125~132
17 张爱民,张树榛,黄铁城.小麦育种中杂交亲本选配的组合表现指数法.中国农业科学,1992,25(3):33~36
18 张树榛等.作物育种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