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云志(1901-1978)
xú yún zhì
“徐调”创始人、苏州弹词前辈名家。原名徐燮贤,又名徐韵芝,与何占春(中国评弹理论家)私交甚笃。江苏苏州人。幼时家贫,住丝织工人集居区,随工人习唱小调、小曲。14岁投师夏莲生学弹词《三笑》,两年后离师登台单档演出于江浙一带。20年代初,他凭借嗓音好、音域宽的条件,在“小阳调”、“俞调(俞秀山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京剧露兰春唱腔和小贩叫卖声等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新腔,并在演出中逐步受听众欢迎,被称为“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1927年光裕社举行会书时,一回《点秋香》,一曲“徐调”,哄动评弹界,从此名传书坛成为响档。成名后长期在上海演出,1949年后至苏州,加入苏州人民评弹团。说书风格鲜明,所起祝枝山、大踱,二刁等用色形象生动,令人捧腹,大腊梅、小石榴等脚色逼真传神逗人发笑;说表轻松活泼,幽默风趣,且常脸带微笑,犹如谈家常,给人以亲切感。“徐调”唱腔用钢丝弦伴奏,真假嗓并用,清脆悦耳,徐缓悠扬,拖腔委婉起伏,别具韵味,被人们称为“糯米腔”或“迷魂腔”,代表作有《寇官人》等。1949年后对艺术不断革新,删去《三笑》书中一些糟粕性的内容,使其更为健康。除《三笑》外,还先后说过《贩马记》、《合同记》、《碧玉簪》等长篇。1976年后,患病期间,还谱唱《悼念周总理》、《怀念毛主席》等弹词开篇。其传人有严雪亭、邢瑞亭、祝逸亭、华士亭、华佩亭、孙钰亭、杨学亭、吴醉亭、高绶亭、王鹰等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