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伏羲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位置甘谷地处陇右渭河河之滨,因此有伏羲生甘谷境的说法流传,白家湾乡古风台相传为“羲皇故里”,故甘谷有伏羲庙。

甘谷伏羲庙有两处,一在县城西五里的大像山,一在县城西二十里的华盖寺石窟。

华盖寺伏羲庙华盖寺俗名铁瓦寺,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洞窟25个,元代之后佛道同祀。其中一窟把伏羲,原有塑像,相传造于元代;现存伏羲壁画系后世给制。其独特之处是伏羲像头部左右各有月牙形触角。

大象山伏羲庙大象山伏羲庙,明万历时建,处大像山山麓。清叶芝等乾隆《伏羌县志·建置》云:

伏羲庙,前万历年建。在大像山足。民国《甘肃乡土志稿·甘肃省之重要都市名胜古迹》大假山伏羲

庙条云:

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此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

清代,庙移上大像山,在大佛窟侧建太昊宫,专祀伏羲。而原处县西五里铺的“羲皇故里”石碑现今也被移上大像山。前清进士、翰林院编修王海涵曾为太昊宫撰二长联:一

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书鸟篆,梵高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

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帝升王降,商质周文,于史册上见传心。

绍皇开泰运,厥后又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

望天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