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琼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赛琼碗——正月十八朝的赛琼碗活动,是绩溪民间每年一次神会活动,也是典型的民间徽菜美食博览会。赛琼碗本是为纪念汪华所举办的。汪华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绩溪登源人,先后攻占宜、歙、婺、睦、杭、饶等六州,建号吴王。后归顺大唐,受封越国公。六州百姓不忘汪华保障乡里之功,感其“保境安民”的功德,立庙塑像,以供后裔祀祭。相传正月十八是汪华的诞生之日。起初,由绩溪汪姓民众发起组织祭拜活动,后沿传至他姓名族。从正月十八至二月二十五日,轮流在宗祠、村庙举行花朝会。初期,盛会有闹花灯、敲锣鼓、放鞭炮、抬会猪、摆供献、诵祭词、燃香烛、拜汪会等程序。后来,由于供品愈摆愈多,规模越办越大,摆供献发展为赛琼碗。在活动中,其案桌上除了摆放粗如断柱的大红神烛、壮如牯牛的会猪和清茶、美酒、果点外,更多的是用名贵瓷盘、瓷碗盛装的各种山珍野味和由农家土产精制的、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长”的各色美味佳肴。为使自己制作的供品菜肴更加美观、夺目,虔诚的县民们会充分利用冬笋的嫩黄、豆腐的玉白、香菇的灰褐、蕨菜的青紫、辣椒的艳红的粿品的金黄,烹制出多彩的菜肴来,以提高人们对供品的观赏性,同时,也形成了绩民对菜肴的“重色”观念。在规模最大的祀祭活动中,案桌上最多排放24行,每行12盘(碗),总计多达288盘(碗)供献。这些表达百姓对神灵顶礼膜拜而精心制作的珍馐供品,宛如一件件艺术精品,不仅美味而且赏心悦目。

活动现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