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宋双忠祠碑文并序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姚鼐
文学体裁:散文[1]
作品原文东海朱使君[1],受命领两淮盐运司之次年[2],谒于江都城北宋制置使李公[3]、副都统姜公祠下[4]。乃进士民[5],告之曰:“当宋之季,自荆襄而下[6],城隳师歼[7],降死相继。伯颜之军南取临安[8],阿术之军北围扬州[9]。时维二公忠义坚固,竭力合众,以守兹城。临安既下,帝、后皆入于元[10],孤城势不可终全。二公卒不肯降屈其志,再却谢后之书;斩元使,焚其诏,以绝他虑,明身必死国家之难。昔蜀汉霍弋、罗宪据郡不降魏[11],及审知后主内附,然后释兵归命。世犹愍其所处[12],以为弋、宪欲守而无所向,异于君在怀有二心者也。若二公,当国破主降之后,效节于空位[13],致命不迁[14],卒成其义概[15],可以壮烈士之志而激懦夫之衷者,以视弋、宪何如哉?今天子褒礼忠节,虽亲与圣朝为敌,难而殒者,皆隆崇谥号[16],俾吏秩祀[17]。矧宋二公立身甚伟[18],而旧祠陊坏[19],岁久不修,其于朝廷奖忠尊贤之典,守吏以道导民之谊,甚不足以称。我将率先饬而新之[20]。”众皆曰:“愿尽力!”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既竣工,桐城姚鼐为之铭。辞曰:
元雄北方,既脱金距[21],瞰视江淮,婴儿稚女[22]。谁固人心,奉彼弱主?力或不支,有气可鼓。二公堂堂,孤城在疆[23]。国泯众迁[24],谊不辱身;死为社稷[25],生岂随君。既得死所,安于床茵[26]。烈士搏膺[27],市人流涕,同庙扬州,以享以祭。五百斯年,其报匪懈。新堂炯炯,有翼其外[28]。神陟在天[29],明曜刚大[30]。思蠲厥心[31],来庭来对[32]。[1]
作品注释[1]朱使君:朱孝臣,字子颖,号海愚,山东历城(旧属东海郡)人,姚鼐挚友。曾为泰安知府、两淮盐运使等。能画能诗,著有《宝扇楼诗集》等。
[2]两淮盐运司:清代掌管淮南淮北地区盐政的机关,设在场州。
[3]江都:扬州。制置使:宋代掌管边防军事、捍卫疆土的官吏。李公,李庭芝,字祥甫,南宋末两淮制置使,抵抗元兵南侵的民族英雄。
[4]姜公:姜才,南宋末通州副都统,骁勇善战,与李庭芝共守扬州城,城破,英勇牺牲。
[5]进:招来。
[6]荆襄:荆州、襄阳地区(今湖北省)。
[7]“城隳”句:城池被攻破,军队被歼灭。“隳”同“毁”。
[8]伯颜:元大将,元世祖至1274年(元十一年)领兵攻宋,自襄阳沿汉水入长江,至1276年(元十三年)入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俘谢太后及恭帝。
[9]阿术:元大将。率兵攻南宋,破襄樊,至1274年(元十一年),从伯颜东下,伯颜军攻临安,阿术驻兵瓜洲,绝宋方两淮援军,至1276年(元十三年)破扬州,杀李庭芝、姜才等。
[10]帝、后:南宋恭帝赵显与谢太后。谢太后为南宋理宗皇后,名道清,度宗时尊为皇太后,1274年恭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主国政,元兵攻入临安,他递表投降,并诏令坚守扬州的李庭芝投降,遭拒绝。
[11]霍弋:字绍先,三国时为蜀建宁太守,安南将军,闻魏兵攻入成都,素服号哭,诸将劝降不听,后知后主刘禅降魏,乃降。罗宪:字令则,蜀汉太子舍人,守永安,后主降魏后,屡遭吴伐,拒守经年而降魏。
[12]愍(mǐn敏):哀怜。
[13]“效节”句:君位虽空,仍效力尽节。
[14]致命:捐躯献身。不迁:坚定不移。
[15]义概:舍生取义的气概。
[16]溢号:人死后官方按生前事迹所予的称号。
[17]秩祀:经常的祭祀。秩:常。按1775年(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乾隆为“风励臣节”,下诏“旌谥”明李抗清死节之臣史可法等一千六百余人。
[18]矧(shěn审):况且。
[19]陊(duò剁):通“堕”,败坏。
[20]饬(chì斥):整顿。
[21]金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以尖利的金属刺鸡距(鸡后爪)曰“金距”。元原为金国属地,“脱金距”指元已灭金国,不再受全国统治。
[22]婴儿:指南宋恭帝。南宋灭亡时,恭帝年仅五岁,故称“婴儿”。稚女:弱女,指谢太后。
[23]在疆:仍在宋的疆域里。
[24]泯:灭亡。[25]社稷:国家。
[26]床茵:棺中褥垫。
[27]博膺:拍击胸膛。
[28]翼:遮护。
[29]陟:高。
[30]曜:照耀。
[31]蠲(juǎn捐):明。
[32]对:答。[1]宋恭帝画像
[2]
文章赏析清初,由于满人以异族入主中国,不但表现明末清初抗清斗争的著作遭到厉禁,即使有关历史上汉族士民反抗异族入侵的著作,也常在禁忌之列。这一情况,到乾隆后期始有所改变。1775年(乾隆四十年),鉴于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汉族士民的反清情绪已基本上消失,又由于旌表前代忠节之士,有利于促使臣民为清王朝尽忠守节,乾隆于是下诏“旌谥”明季抗清死节之臣史可法等一千六百余人。这是姚鼐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背景。此文表现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李庭芝、姜才事迹,确实可歌可泣,但并不说明姚氏有什么反清的民族意识。因此,姚氏类似的作品不可与戴名世的一些赞颂志节之士的作品同等看待。[1]
作者简介姚鼐(nài)(1732~1815),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
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
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
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
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
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3]姚鼐画像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