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九仞

【读音】jiǔ rèn

【释义】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

【出处】《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注:“軔,八尺也。”

【示例】唐·黄滔《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叶适《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