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花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民间花会源远流长,早自汉代即有之,彼时称作“百戏”,宋、元时称“社火”,其活动内容多为高跷、旱船、秧歌、舞狮等等。南宋范成大对它的评论是:“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清代以来,由于满族统治阶级及八旗庶民皆迷信神佛,从而使民间诸般花会披上了一层浓厚的佛教色彩。尤其进入晚清后,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与推崇,京城内外的民间花会组织不断扩大,种类逐年增加,技艺日臻高超,影响日趋深远。迄今有些会种,依然活跃在北京乃至全国诸多城镇乡村。 绚烂多彩的民间花会,旧京谓之“走会”或“过会”。因其从会首家出发,前往寺庙朝顶进香,总要穿街过巷,边走边练,故曰“走”或“过”。凡名刹开放之日即走会之日,如正月初二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祭财神,三月初三东便门里太平宫王母娘娘蟠桃圣会,四月十八日妙峰山碧霞元君诞辰,五月初十宣武门外都城隍庙城隍出巡,六月二十四日崇文门外关王庙把关(云长)老爷磨刀,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什刹海广化寺盂兰会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