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况遮岛自然村隶属于遮岛镇团结社区,属于坝区。位于遮岛镇政府所在地,距离社区居委会0.5 公里,距离镇政府1公里,是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88平方公里,海拔1013米,年平均气温18.3 ℃,年降水量1436.7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997.6亩,其中人均耕地0.6亩;有林地7175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58户,有乡村人口1699人,其中农业人口1657人,劳动力10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3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94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渔业、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97.6亩(其中:田681亩,地316.5亩),人均耕地0.6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717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6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6亩,主要种植桔子、葡萄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20.8亩,其中养殖面积88亩;草地245.3亩;荒山荒地151.6亩,其他面积2638.6亩。有煤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水、电、路、电视、电话等五通,有路灯。全村有439户通自来水,有19户饮用井水,有458户通电,有34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75%和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5户(分别占总数的79%和7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多数为硬化的路面;部分道路为其它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2辆,拖拉机11辆,摩托车19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6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81亩,有效灌溉率为6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8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1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9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43.1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4.17万元,占总收入的17%;畜牧业收214.6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48头,肉牛31头,肉鸡10901只);渔业收入169.3万元,占总收入的18%;林业收入5.71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183.92万元,占总收入的 19%;工资性收入86.28万元,占总收入的9%;其他收入119.2万元,占总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渔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6.2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2人(占劳动力的10%),在省内务工79人,到省外务工23人。[1]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第二、三产业销售总收入183.9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9%。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零售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产业。拥有企业1个。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58户,共乡村人口1699人,其中男性872人,女性82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7人,劳动力1047人。该村是汉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039人,傣族553人,阿昌族42人,其它民族65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人,占人口总数的0.6%(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09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1%;享受低保254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社区卫生室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公里,县医院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4个,建有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3个,人畜混居的农户96户,占农户总数的20%。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遮岛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梁河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98人,其中:小学生1098人,中学生1200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7个、未有图书室、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3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9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20.61万元,有固定资产61.7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5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集体资产;财务开支审批;工资各类补贴及差旅费管理;建设工程和承包合同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财会人员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等20项管理制度。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自然村人口多,土地少,失地农民增加。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只限于传统农业。3、基础设施简薄弱,没有休闲、文化娱乐公共设施,无垃圾处理池。4、缺少项目发展资金。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渔业,使生猪养殖、池塘养鱼达到规模化.2、发展民族产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并利用龙头企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