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岑望天台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文天姥岑望天台山天姥岑望天台山(书法)

【唐】 灵澈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①。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②。[1]

作者简介灵澈(746—816),字澄源,唐代浙江会稽云门寺僧。俗姓汤,越州会稽(浙江省绍兴市)人。少时曾从严维学诗。出家后先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讲律,再至吴兴抒山妙喜寺与诗僧皎然切磋。公元785—804,由皎然推荐先后结识包佶、李纾等。因受忌遭谤贬至福建汀州,遇赦后客居安徽宣州,卒葬于宣州。他是唐代著名诗僧,与皎然齐名。著有《律宗引原》十卷、《酬唱集》十卷,存十六首,编为一卷,收入《全唐诗》。[1]

注释①华顶:美称,天台山之主峰,其上有国清寺。寒空:高空。

②崔嵬:高耸貌。《诗经·谷风》有“习习谷风,维山崔嵬。”之句。[1]

译文在天台山众多山峰之中,华顶是最高的。

有时候若隐若现,浮入云雾之中。

简析天姥岑即天姥山,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南,唐李白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为浙中著名佛教圣地和旅游观光胜地。详见丰干《壁上诗》注①。澈公由会稽云游至新昌,其程未远,登天姥山,南望天台连绵群峰,自多感想。澈公所住云门寺与天台国清寺,皆天下名刹,何故不登其山而入其寺,不得而知。这首远望诗,给人子漂缈朦胧之感,寥寥数语便把天台山那庄严而崇高、幽深而神秘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