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导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书上篇在回顾地质生态学发展历程和总结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地质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地质生态学的学科交叉性,详细阐述了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的研究思路及关键性理论问题。下篇以中国西北典型内陆盆地——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为例,对上篇所述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践,对额济纳盆地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土地生态整治的措施。

书名: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导论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定价:36

条形码:9787802094604

ISBN:ISBN 7-80209-460-7

作者:周爱国,孙自永,马瑞

印刷日期:2007-1-1

出版日期:2007-1-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16开,184页

中图法:

中图法一级分类:

中图法二级分类:

书号:

本书资料新颖、体系完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供干旱区环境生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生态、资源与环境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阅读、参考。目录上篇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1章绪论

1地质生态字的发展历程

2地质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2.1地质生态学(生态地质学)研究现状

2.2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现状

3地质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3.1生态系统的构成

3.2生态地质环境

3.3地质生态学

第2章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内容与理论基础

1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任务

1.1生物与地质体的成生联系

1.2生态系统演化的地质学机理

1.3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地质学基础.

2地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3地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3.1生态系统生态学

3.2地球系统科学

3.3耗散结构理论与等级系统理论

4地质生态学的学科交叉性

第3章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基本原理

1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

2西北干旱区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2.1水环境变化

2.2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2.3植被退化

3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思路

4干旱区植被演替的表现形式--斑块化

4.1植被斑块及其演替

4.2荒漠区植被斑块演化的实质

4.3植物地下生境结构及其在斑决演化中的作用

5植被演替的限制性生态因子

5.1生态因子的阈值、生态幅与适宜区间

5.2限制性生态因子的确定

5.3地下水的生态效应

6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

6.1天然植被根层研究

6.2关键种的生存域

6.3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第4章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调查方法

1.1区域尺度的调查

1.2中小尺度的调查

2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2.1区域尺度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2.2中小尺度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3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评价和区划方法

3.1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评价内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

3.2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根层生态指数

3.3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4干旱区植被恢复的地质生态学方法

4.1生态恢复的概念

4.2干旱区生态恢复的目标

4.3干旱区生态恢复的原则

4.4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程序

5GIS和R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5.1GI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5.2R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申的应用

下篇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

第5章额济纳盆地生态地质环境背景

第6章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演化的地质生态学调查与分析

第7章额经济盆地天然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

第8章额经济盆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第9章额经济盆地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参考文献[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