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名称的正式翻译应该是“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党卫军第一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卫队”
1st SS Panzer 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LSSAH)是德国法西斯最臭名卓著的部队之一,它是德国纳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队,也是最早组建的武装党卫队部队之一,其前身是约瑟夫(塞普)迪特里希领导的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最初只是专门负责保护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军”,参加阅兵场和充当保镖。 二战爆发后,除了其警卫部队继续负责守卫柏林和贝希特斯加登外,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亲卫队”装甲师参加了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军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一直马不停蹄地转战于东西两线,在战场上,这支部队作战凶猛无畏,同时枪杀战俘和滥杀无辜,手段极其残忍血腥。
该师的前身是希特勒的保镖部队,开始希特勒组织一些绝对忠诚的纳粹分子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称为“战旗护卫队(Stabswache)”,但它其实还是处于冲锋队的节制之下。从形成的一天起,只忠诚于希特勒的“护卫队”就注定会与冲锋队分开。为了区别冲锋队员使用的褐色军服,护卫队使用特别的黑色制服,帽徽上还绣着骷髅头图案。不久之后,“护卫队”改名“阿道夫·希特勒护卫队(SAH,Stosstrupp Adolf Hitler)”。
在1923年11月9日,“SAH”随同冲锋队和其它纳粹武装党徒在慕尼黑参加了企图颠覆魏玛共和国的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希特勒以及一批党徒被捕入狱,但出人意料的是冲锋队却未受波及,在罗姆的领导下,冲锋队由11月暴动前的2千人发展到3万人。1924年12月,希特勒获释后发现越来越强大的冲锋队开始成为自己的头号潜在敌人。在希特勒被释放后第二年,从原来“SAH”的基础发展而来、不受冲锋队领导、重被称作“战旗护卫队(Stabswache)”的组织成立了。新组织由激进、忠诚的纳粹分子组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效忠于希特勒和纳粹党。很短一段时间后,它被改称“防卫梯队(Schutzstaffel) ”。“防卫梯队”的成立标志着党卫队和冲锋队的竞争真正开始,同时“亲卫队”的历史也拉开了序幕。
自1925年11月9日,希特勒在“啤酒馆事件”周年之际又成立了自己的贴身卫队——党卫队,简称SS。1929年1月6日,希姆莱接管党卫队,当时该队只有280人。人数虽少,但个个都是久经考验的精兵。一年之后,希姆莱就把党卫队人数发展到了3000人,1931年增加到10000人。而“防卫梯队”已经是党卫队中最精锐的组织之一了。它的成员只接受希特勒和党卫队领袖的命令,按他们的意愿行事。它被改名为“柏林党卫队战旗护卫队(SS-Stabswache)”,3月17日,专职保护希特勒的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正式成立,“塞普”迪特里希从党卫军各组织中精心挑选了120人,全都是党卫队理想的模范:25岁,身高1.8米,无犯罪记录。普鲁士州警察组织负责为柏林总部卫队提供后勤方面的支持。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在Freisenstrasse的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兵营举行首次校阅。 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迁往柏林的Lichterfelde 兵营,名称也改为柏林党卫队特遣队。首批12名成员在威廉·蒙克的带领下到达柏林,开始负责守卫帝国总理府。4月8日在柏林体育馆冲锋队举行的一次集会上,柏林党卫队特遣队作为希特勒的护卫队首次公开亮相。 在1933年晚期,它又被改称“柏林党卫队特派司令部(SS-Sonderkommando)”。
在1933年夏天,又有两个其它的“党卫队特派司令部”组织成立,分别称为“SS-Sonderkommando Zossen”和“SS-Sonderkommando Jüterbog”。这两个组织任务是为党卫队训练骨干。不久之后,这两个组织也被并入“柏林党卫队特派司令部”,统称为“阿道夫·希特勒旗队(Adolf Hitler-Standart)”。